谨防“李鬼”网站 警方提示节前当心网络电信诈骗
内容提示
随着互联网、电信业的不断发展,以网络、通讯介质为媒介的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蔓延趋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作案手段也不断翻新。近日,市公安局针对春节前高发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特点及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进行分析,汇总出目前几种突出的诈骗手段,在继续加大打击此类犯罪行为的同时,希望广大市民能够认真识别,提高警惕,减少案件的发生和财产损失。
■谨防“李鬼”网站
“网络钓鱼”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假冒网站。随后事主在虚假网页上输入自己的银行账号及密码后,往往显示交易不成功,随后骗子就会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骗子通过假网页,捕获银行账号及密码信息,将钱款秘密划走。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导致账户里的存款被冒领。
警方提示,针对假冒网上银行的问题,要做到在登录网上银行时,留意并核对所登录的网址与银行法定网址是否相符,谨防被假冒银行网站欺骗。并且要妥善保管账号和密码,不要选择如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并尽量避免在不同系统使用同一密码。还要保管好网银数字证书,避免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交易系统。
如果账号资料被盗,应立即修改相关交易密码或进行银行卡挂失。此外,一定要通过正确的程序登录支付网页,通过正式公布的网站进入,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址或其他不明网站的链接进入。
■网购车票莫交“保证金”
网购车票因其快捷便利和价格便宜等优势逐渐赢得人们的青睐。但骗子也瞅准了网络购票而“大行其道”。经调查发现,受到高等教育、年龄在20岁至35岁之间的网民最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尤以在校大学生和公司职员最多。
骗子主要以下列方式诈骗:在网络购票时,骗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后才给票,然后利用事主急于拿到票的迫切心理以各种理由诱使事主追加订金或保证金。此外还有约见汇款,事主通过网上购票时,骗子一方面假意约事主在某地见面给票,另一方面又要求事主的朋友在银行门口等待,在接到事主电话后就马上汇款。此时,骗子便通过“来电任意显软件”冒充事主给其朋友打电话让其汇款,利用事主尚未与朋友联系的“时间差”,骗取汇款。
针对以上诈骗手段,警方提示,不要轻信网站或是卖票人要求先付款后送票的交易请求,一定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领取车票时要注意当场识别车票的真伪。
■警惕“熟人”诈骗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部分大学生到异地求学,使得不法分子利用父母的担忧进行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骗子自称是学生的某位老师,常以学生生病、急需住院或手术为由,要求家长汇款。据了解,不法分子利用一些干扰软件,将事主的手机设为忙音状态,使得学生家长不能及时与学生取得联系。警方提示,学生要提高警惕,避免泄露过多的个人信息。同时,应时常与家人保持联系,避免家长上当受骗。
冒充网络好友诈骗。骗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冒名顶替向事主的网友借钱,如果对方没有核实就很容易上当。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摸清对方的真实身份,要特别注意一些冒充熟人的网络视频诈骗。因为犯罪分子会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视频”聊天。如果遇上这种情况,最好先打电话与朋友取得联系,防止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