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闻腐败向新媒体渗透

07.03.2015  11:48

  王景海代表

  戴仲川代表

  王景武代表

  蔡金垵代表

  陈舒代表

  3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近期依法关闭的32家网站名单。这是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取得的首批成果。

  得知这一消息,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海代表拍手称快:“作为非常敏感的乳制品企业,我们没少受被敲的苦。

  新闻腐败并非新生事物,但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全国人大代表们表示必须警惕新闻腐败在新媒体时代渗透、演变,要加大乱象整治,推进新闻界反腐战。

  新媒体扩大了新闻寻租空间

  国家网信办近期还发布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十大案例,可以看出,新媒体已成滋生腐败的新领域。

  “现在年轻人看纸媒的很少,天天刷手机看电脑,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代表说,有偿新闻不是新问题,但在新媒体上已经演化成“有偿删帖”的新形式。

  “大报大网一般比较正规,比较让人郁闷的是一些小网站。你说它小,但是它证件、审批都齐全。你说它正规,但小网站现在已经成了新闻敲诈的主力。”王景海很无奈。

  新媒体时代,新闻寻租有了有偿删帖、舆论引导、炒作热点更为多样的腐败方式;网络空间无限,删帖技术简单,腐败行为有了更大空间,令群众对网络公信力产生质疑。

  “有时感觉网上一些报道有夸大的成分,还有的网络热点很快就消失,或许都和新闻腐败有关。”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代表说。

  “灰色交易”损害社会公平

  曾以《两会锐观察》活跃于全国两会报道的电视主持人芮成钢,曾以“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等词句感动读者的资深新闻人沈灏,这些代表们耳熟能详的名记者也消失在新闻战场上。

  “名记者也靠不住。新闻本来应该彰显社会公平正义,连这都存在‘灰色交易’,老百姓怎么会信得过?”王景武质疑。

  有人说,被敲诈的企业或个人索性去告媒体,打赢了官司就可以了。对此,王景海大倒苦水:“声誉就是乳制品企业的命。就算是打官司,走完法律程序至少三个月,这段时间媒体早就炒热了话题,三个月足以使一个企业破产。

  同样是食品公司,福建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蔡金代表也深有同感:“哪个大公司没有品牌维护或者公关部门?就是用来对付这样的事。

  “真理虽然越辩越明,但是一时间舆论容易受到不良媒体误导。”戴仲川表示,有偿删帖损害言论自由,有偿新闻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必须加以规制。

  新闻媒体不是法外之地

  媒体和其他领域一样,对于腐败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因此代表们纷纷建议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将新闻权力也置于笼中。

  “新闻采访部和广告部之间要建立隔离带和防火墙,记者不能从事广告业务;同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设立投诉监督机制。”作为媒体人,《广州律师》杂志主编陈舒代表这样建议。

  “同时还要认识到,新闻腐败不仅仅是行业风气、职业道德的问题,还可能涉及犯罪。”陈舒指出,我国目前没有新闻法,有的只是新闻出版方面的规定,法律位阶不高。应当尽快推动出台新闻法。

  戴仲川表示,新闻法曾经比较敏感,现在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必须加快新闻立法。

  对此,全国人大已有动作。2014年底,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柳斌杰透露,人大正在研究新闻传播立法,新闻法治化已提上日程。

  (检察日报北京3月6日电)

责任编辑: 张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