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十大最易上当短信

07.03.2016  19:05
 

1 、“本人有数所高校的补录招生指标,欲购者从速。

受骗对象: 落榜考生及其家长

警方分析: 这类短信诈骗多发生在每年高校招生录取期间,常见的招生骗术为:声称认识学校的人,可追加招生名额;录取过程中,声称认识学校的人可点招;新生报到时,声称因有学生没来报到,可以补招、补录,顶替名额。通常伪造高校的公函、印章、录取通知书等。

警方支招: 考生和家长多了解当前的招生政策和基本知识,一些考生落榜后或成绩不理想,不要心存侥幸。

2 、“我是某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的,您的电话已欠费,而且您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请配合。

受骗对象: 中老年人

警方分析: 骗子往往演双簧,一人扮演电信部门人员,其他同伙则冒充警察,以保护被害人卡内资金安全为由,要求按指示转账。

警方支招: 主动到电信部门查询,诈骗就难以得逞。

3 、“是×××税务局(财政局、车管所),现在国家下调了购车附加税率(购房契税),向你退还税金。

受骗对象: 购车或购房一族

警方分析: 骗子往往冒充税务或车管所工作人员,打电话到家中通知你“购买的汽车、房屋可退税”,并留下“税务局”电话。一旦与所谓的“税务局”联系后,立即让事主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进行退税转账操作,实则是将事主卡内资金转入自己的账户。

警方支招: 汽车退税都需车主携带相关证件到税务部门当场办理,不可能通过电话远程操作。发现此情况,最好到税务、车管等部门核实。

4 、“爸妈:我的钱卡丢失,速汇学费和生活费至我同学的工商银行卡上,卡号为XXXXXX。

受骗对象: 有子女在外地读书的家长

警方分析: 由于子女在外地读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家长收到这类短信,如果一旦与子女联系不上(比如关机、手机没电等),可能就会稀里糊涂上当。

警方支招: 首先心态要保持平静,切忌慌乱中做出决断。立即拨通子女电话,一问便见分晓。如果诈骗短信中提到“手机没钱了”,这是骗子设的计,当事人可先给子女的手机缴费,再联系,立马真相大白。一时联系不上,还可与子女的同学、战友、同事、朋友、领导等联系,同样可避免上当。

5 、“喂,猜猜我是谁?我是你老朋友哎!贵人多忘事,连我都记不得了?

受骗对象: 企业老板、经理

警方分析: 一句“猜猜我是谁”,让受害人误将骗子当成老朋友或老同学。骗子会在适当时机向受害人提出借钱要求,受害人往往念旧情不忍拒绝。

警方支招: 收到此类短信,可联系其他同学核实该人身份,不要轻易汇出钱款。

6 、“顾客您好!您已经在某超市透支消费××××元,垂询电话×××××

受骗对象: 刷卡消费人群

警方分析: 这类骗局让你打电话到预先设置好的号码,然后冒充银行人员行骗,告诉你需进行银行卡升级保护,然后借机将卡内资金转入其他账户。

警方支招: 短信里留的电话,市民可通过114查实,不能轻易转账。

7 、“我的那张卡磁条坏了,请把钱直接汇到×××银行账户就可以了,户名××××。

受骗对象: 外出旅游或欠他人钱者

警方分析: 骗子使用一种可任意显示手机号码的手机黑客软件,获取受害人欠他人钱等相关资料,再诈骗钱财。

警方支招: 与确需汇款的人联系,确认信息的真伪。切记,汇款前确认对方身份再行动。

8 、“免费提供长期贷款,无担保,立等可办,电话×××。

受骗对象: 急需大笔资金者

警方分析: 一旦有人与其联系上,便以需预交保证金、月利息、送款担保费等名义骗钱。

警方支招: 不要轻信网络、短信等得到的贷款信息。

9 、“恭喜您获得某公司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等奖,公司电话××××。

受骗对象: 贪图钱财者

警方分析: 当你拨通电话后,会有人“核实身份确认中奖”,然后告诉你需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收到钱后便杳无音讯。

警方支招: 不要轻信中奖信息,天上不会掉馅饼。

10 、“电脑预测彩票中奖号码、推荐代炒股票保证盈利,不赚不收费。

受骗对象: 彩民或股民

警方分析: 利用你的投机心理,以需要收取少量会员费、服务费等手段骗钱。

警方支招: 投资时要查询此类机构和人员的业务资格,不要盲目支付会员费或授权他人代理操作账户管理及交易事项,最好去投资公司现场看看。一旦涉及到电话告知转账、汇款等情况,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身份确认。

警方提醒,一旦发生短信诈骗案件,除及时报警外,还要保存好转款凭证、对方账号等相关证据材料。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