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人大组织视察村庄环境整治暨长效管理工作
7月29日,溧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我市村庄环境整治暨长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
视察组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戴埠镇的灵官村和深溪岕村。该两村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均围绕规划方案,充分尊重地形地貌和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了乡村特色风貌,使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据了解,自2011年12月正式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我市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整治要求,于去年10月提前半年完成了全市2400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并以高分通过了省级村庄环境整治全域验收。村庄环境整治已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基础配套有效加强,强村富民效应凸显,乡村文明大大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24个、“二星级康居乡村”242个,13个村成为省级试点村。实现了国家生态镇全覆盖,国家级生态村5个,省级生态村10个。去年年底,我市被列为全省首批14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之一,也是常州地区唯一的试点县。听取我市村庄环境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后,视察组表示,村庄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性的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建设美好家园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市统筹城乡一体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有效投入切实加大、环境整治基本到位、长效管理全面开展,制度网络逐步形成,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针对环境管理实践中暴露出的资金不足、少数村民环境卫生意识薄弱、日常监管缺失等问题,视察组建议:要强化行政推动,加强考核督查,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统一部署;要提升整治水平,坚持规划领先,注重因地制宜,打造个性,带动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要落实资金保障,拓宽筹资渠道,加大财政支持;要创新工作机制,健全管理办法;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增强卫生意识,积极维护环境卫生,把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责任编辑: 夏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