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力推广吕梁生态扶贫模式
据12月13日山西新闻网报道,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吕梁又一次站在改革创新的前沿。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吕梁市林业局获得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成为全国林业系统和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吕梁市林业局局长郝金光被确定为21个巡讲代表之一,于10月19日至28日,分赴湖北、安徽、海南、湖南、江西五省,作报告5场,直接听众达4万多人。由此,吕梁生态扶贫模式走向全国,引起极大反响。近日,国家三部门又联合向全国大力推广这一脱贫模式,吕梁生态扶贫经验成为全国路径。
对省内而言,吕梁生态扶贫模式已经不陌生,但此次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推广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脱贫模式的通知》,在全国推广吕梁组建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的脱贫模式,作出具体安排部署,还是第一次。其经验做法是:政府制定造林规划和标准并提供相关服务,农民自主造林,验收合格后由政府购买或者市场交易变现,造林者获得了经济效益,社会获得了生态效益。这便是吕梁山上奏响的“绿富同兴曲”,是“两山理论”在吕梁的生动实践,凝聚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创造。
实施生态扶贫,表象是“增绿”,改善生态环境,实质是“增收”,助力精准脱贫。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吕梁市生态效益不断显现,天蓝山绿水清的同时,老百姓实现了增收致富。据说,有7.6万贫困人口依靠生态建设脱贫。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为市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国内外客商纷纷前来吕梁投资,而且生态旅游产值增速位列全省第二。实践证明,吕梁市这一做法是在一个主战场打赢了两场攻坚战,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吕梁特色、助力减贫脱贫的新路子,在增绿增收的同时,既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造林队伍和带头人,也让群众得到了造林的实惠。
吕梁生态扶贫模式,政府主导是核心,落实议标是关键,技术服务是支撑,验收考核是保障。首先是市级统一牵头,各县负责组织,乡镇具体实施,合作社承揽造林,市县两级林业部门技术跟踪服务,把造林绿化的过程变为群众脱贫增收的过程、变为村集体经济破零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次是造林工程全部采取议标方式,优先安排本地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揽实施,确保参与造林的合作社“有工程、能完成、质量好”,参加合作社的贫困劳动力“有活干、有钱赚、能脱贫”。三是实行一名技术人员联系两个合作社的“一联二”技术包联制度,多措并举,综合提升合作社造林施工能力。四是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实施,确保造林成活率,以及验收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注重动员宣传,变“要我造林”为“我要造林”;积极筹措资金,变“上级投资”为“多元筹资”;强化资金监管,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强化责任落实,变“单打独斗”为“分工协作”。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农经部门负责合作社管理,扶贫部门负责贫困户增收,金融部门负责贷款发放,财政部门负责经费拨付和贷款贴息,切实保证了生态扶贫工程顺利有序开展。特别是把“公司造林”变为“合作社造林”,把少部分人赚钱变为广大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有效保证了贫困人口依靠生态建设脱贫。
正如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云龙所讲,吕梁“在一个战场打赢两个攻坚战”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社会、经济、生态共赢之路。吕梁生态扶贫模式在全国推广,这项工作山西更应走在前面,惟其如此,才能让“吕梁经验”更好地成为“全国路径”。
(来源:12月18日山西日报 作者:徐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