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上马乡司马村创建“一村一品”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22.07.2014  19:51

  司马村位于襄垣县的西南部,上马乡的西北部,司马村下辖9个自然村,有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87户,总人口917人,全村有35名党员。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029亩,去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88万元,人均纯收入8600元,是上马乡典型的生态村、劳动力富余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村情、开拓创新、牢牢抓住大力建设设施农业园区的契机,积极实施以青椒和北瓜发展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着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名优品牌,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以生贵式大棚引领的蔬菜产业成为了全村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推进‘‘一村一品’’过程中,司马村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成立机构,强化领导,提供发展保障

  支村两委高度重视‘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成立领导小组,支书任组长,负责工程的建设、二是制定了工程实施方案,三是明确了发展‘一村一品’的政策、目标和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二、抓住“一村一品”建设的任务及重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在大棚种植地集中成片的地方打井50眼;二是坡薄地改造500亩,增强保水保肥能力;三是生贵式大棚品种改良;四是普及推广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五是发展暖棚50架,确保蔬菜一年四季都不断档;六是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依托长子县方兴农业有限公司;采取了“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汇森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三、科学种植、提供技术服务?

  健全服务网络,强化技术指导。村上配备了生贵式大棚中心技术员1名,并从外地聘请了1名技术,各村民小组确定了3-5名技术骨干,负责全村大棚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为了解决生贵式大棚的技术服务问题,村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生贵式大棚新品种的推广和培训,先后组织干部、党员到山东寿光、长子方兴农业公司等地参观学习。近年来、先后引进和推广了方兴2号、大将军、骏马等优良品种。全村新建机耕道1公里,从而改善了运输的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户的直接经济效益。为了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排除村民的后顾之忧,村“两委”主动与长子县方兴农业公司接洽,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定单生贵式大棚发展模式,实行保底价收购大棚蔬菜,使广大村民在种植蔬菜大棚方面吃下定心丸,坚定了发展蔬菜大棚产业的信心,为全村的生贵式大棚规模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司马村扩大“一村一品”的品牌效应,加大蔬菜专业村的发展深度,促进专业村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推动司马村经济迈上新台阶。

附件下载:
责任编辑:czs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