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地下装备制造市场 从山西制造迈向山西“智造”
打破国际垄断,拥有全球投产最快、生产效率最高的高铁车轮生产线……如今,由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挖掘设备、高铁轮轴、起重设备、港口机械等装备,正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各地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上。装备制造业作为我省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今年,我省相继印发《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2017年行动计划》《山西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优化做强传统装备制造业,引导我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并由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转变。
个人档案
聂海雄:男,33岁,工程师。2008年进入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先后从事设计、装配、生产等工种。工作期间,曾负责太钢、武钢连轧线,包钢1号、2号镀锌线及大型矫正机等项目的生产制造工作,在国家重点项目工程中,负责海南文昌发射塔架101号、201号塔架的拼装。同时,他还是太原地铁2号线直径6410毫米土压平衡盾构机生产制造负责人。
我省自主加工制造盾构机
9月4日下午,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晋阳街站地下深约17米处,“龙城一号”前盾破土而出。作为我省首条地铁建设项目,中心街西站至晋阳街站区间左线实现贯通,成为该项目首个完成的隧道。此举标志着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晋阳街站建设开始进入全新阶段,实现“地铁梦”的脚步越来越近。
“目前,我国地铁建设项目大都采用盾构机实现区间掘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缩短工程周期以及减少人力投入等。”太重轧钢设备公司矫正机厂副厂长聂海雄说。
2009年太原市开始筹备地铁建设。2015年,太重集团在太重铁路工业园区内修建了3万多平方米的厂房,车间还引进了诸如八米车铣等大型关键设备,可同时容纳4至6台盾构机总装。
“‘龙城一号’作为我省首台自主加工制造的盾构机,从开始投料到制造,过程仅用了4个月时间。”聂海雄介绍,这台“巨无霸”是非常精密的机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个刀头的不同角度、盾体焊接误差不超3毫米,确保管线密封性,焊接工艺、制造流程都是边琢磨边进行,在大家的全力配合下,首台盾构机没有返工,实现一次性制造完成。目前,“龙城二号”“晋安一号”“汾晋一号”“龙腾一号”等相继完成制造。
我省企业布局地下装备制造市场
大概在2008年以前,我国的盾构机完全依赖进口。近年来,国产盾构机制造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局面,盾构行业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并且能生产出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具备盾构机生产的技术优势。”聂海雄说,目前,太重除购进八米立式车铣外,车间里的钻床、铣车、堂床等设备都是原有的。此外,车间还拥有精度加工的技术和硬件设备等。
“在个性化设置方面,盾构机除了刀盘可以个性化定制外,盾体、主驱动、推进系统、连接系统、土碴输送系统以及后配套系统等均可根据适用的地质状况和用户使用习惯进行相应的定制设计制造。”聂海雄介绍。
盾构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适时进行保养、维护,有些易损件需要定期及时更换,从而确保盾构机的顺利工作。本土生产的盾构机除价格优势外,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目前,铁建重工、中铁装备是目前我国盾构机制造技术最成熟的两家企业,占有九成以上的市场。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太重集团开始全面布局地下装备制造市场。
发力“智造”融入全球市场
同样是在太重铁路工业园区,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的高铁车轮生产线,正改变着车轮制造国际格局。
这是一条全球投产最快、生产效率最高的高铁车轮生产线,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生产工艺过程进行电脑监控控制,产品合格率完全能保证在99%以上。
高铁“复兴号”的核心部件——轮轴是由太重集团和太钢集团联手打造,完全自主化的生产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标志着山西企业的制造能力达到了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
今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来到太重铁路工业园区,先后参观盾构机和车轮生产线。作为太重集团职工的聂海雄与总书记握手。“激动,身为太重人而感到骄傲。”聂海雄说,总书记提出的“再接再厉”寄语一直萦绕在耳边,今后他将更加努力!
再接再厉、继续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闯出更大天地的同时,为引导我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我省相继印发《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2017年行动计划》《山西省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山西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等,引导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转变。聂海雄展望说,到2020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将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新兴领域加快布局,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国际化水平明显增强,重点行业单位将实现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