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山西综合实力的“发动机”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三年推进计划”和“2015年行动计划”解读

17.07.2015  13:13

关键词:
  “三年推进计划”目标:以重点企业、园区、技术、项目为依托,重点实施六大传统产业优化、六大潜力产业培育、五大特色产业提升等三大专项,将 山西 建设成为装备制造产业重要 基地 。2015-2017年完成投资2210亿元,年均增长10%;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年均增长13%。
  “2015年行动计划”目标:2015年,实施“1454”工程,即重点推进109个重点项目建设、帮扶40户企业、攻关56个创新技术、加快40个园区(基地)建设,力争全行业完成投资670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销售收入1750亿元,同比增长12%。
  
  “建立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对于实现我省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7月9日,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群立在解读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三年推进计划”和“2015年行动计划”时对记者说。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省装备制造业稳健发展,特别是重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煤机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和产品,呈现较快发展势头。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82亿元,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98.2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比重9.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成为我省仅次于煤炭、冶金的第三大支柱行业。
  陈群立认为,在全省规划的八大重点新兴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含量最高、经济拉动能力最强的产业之一,是提高我省综合实力,实现工业化的“发动机”。
  虽然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省第三大产业,但是,我省装备制造业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发展水平上都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全国排在第20多位。“制定装备制造业三年推进计划,是作为装备制造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适应经济新常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三年推进计划明确了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关键技术、骨干企业、重大项目等方向与重点,突出战略引领,增强了指导性;突出产业定位,增强了针对性;突出项目带动,增强了可操作性。特别是引导产业投资、推动项目建设是此次三年推进计划的重点,按照对产业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等标准,未来三年我们将重点推进121个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建设。
  与以往的装备制造业规划相比,此次推进计划最大的不同在于紧跟国家发展趋势和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对新能源汽车、煤层气装备、电力装备、电子智能装备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和 扶持 ,这也是这些行业首次被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些行业将成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但是,这些行业在我省又没有现成的发展道路可以遵循,而且往往投资大、周期长、收效慢,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要解决这些困难,政府必须出台相关鼓励政策。
  陈群立列举了液压行业的事例,全国目前有3000余家生产液压产品的厂家,然而国内产品全部是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精密的、使用寿命长的高端液压件还全部依赖进口。规划里121个项目中有5项涉及液压企业,计划总投资28.2亿元开发高端液压原件,其中太重榆液计划投资20亿元、长治液压计划投资5亿元。然而,制造业普遍存在投入大、开发难度大、见效慢的特点,从建厂到研发到生产再到最后收益,周期3-5年,所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三年推进重点从规划政策引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大企业精准帮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动融合发展、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推动措施。“这将有助于巩固并逐步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 知识产权 的装备制造企业将是一个重大机遇,将促使企业在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在全国甚至世界上赢得更大的话语权。”(齐泽萍)


关闭 汽车贸易管理与汽车市场
汽车贸易管理信息系统
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信息管理系统
二手车交易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