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承诺到行动——中美第三个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解读

18.04.2016  09:35

编者按

3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参加核安全峰会期间,中美发布《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这是中美两国继2014年11月和2015年9月之后发布的第三个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针对《声明》中的相关表述,本报邀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本土环保公益组织创绿中心研究院主任白韫雯、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滨进行解读。

关键词1 中美关系

过去三年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美中双边关系的支柱。” ——《声明

邹骥: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中美认识到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及全球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和合作潜力。经过多年探索,两国领导人、外交家、专家、学者慢慢认识到,中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举足轻重,这将会是中美大有作为的合作领域。

应对气候变化就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这是两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最基础的标志。

从短期看,这和经济增长率、就业息息相关;从长远看,要求化石燃料使用和经济发展水平脱钩,这关系到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国家综合竞争力、当地空气质量等。对两国来说,未来开创新的发展路径、塑造全球新的经济面貌和格局,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基于这些深刻的认识,结合对未来的展望和对现实的判断,两国从战略上合作,融合度越来越高,共同点越来越多,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越来越深入到两国关系的实质议题,越来越成为两国及全球利益共同体的重要方面。双方认识到,加强这一领域的合作,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从未来趋势出发,提高合作力度,是很自然的结果。

白韫雯:

奥巴马上台以来,气候变化合作一直是中美关系的重要议题,这一议题也频繁成为中美首脑高级别会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能源政策对话的话题之一。

同为全球前两大碳排放国,美国唯有与中国加强合作,得到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以及多边治理平台如G20上的配合与支持,才能在国际气候政治中发挥领导角色。以此为契机,美国才能回到国内推动清洁能源、碳税和碳排放等一系列相关法律的通过和执行,真正实现其启动“绿色革命”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

对中国而言,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逐渐退出舞台,除治理空气污染的迫切需求,能源结构调整、低碳经济转型都让中国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成为内需并快速转化为内政。

国际及国内的驱动内外结合,成为中美两国将气候变化作为稳固双边关系的切入点。

关键词2 签署《巴黎协定

中美两国将于4月22日签署《巴黎协定》,并采取各自国内步骤以便今年尽早参加《巴黎协定》。” ——《声明

白韫雯:

巴黎协定》标志着全球向低碳转型的政治共识与承诺,但将承诺转化为行动,还需要协定尽快生效。

协定生效的前提是由至少55个缔约方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气候公约并向联合国提交文书,同时这些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至少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55%。协定从2016年4月22日起开放签署,为期一年。

因此,协定生效完全依赖于各国启动和完成国内批准的进度。协定尽早签署并生效能避免来自国内政治上的干扰,比如,避免美国共和党可能对美国气候政策的干扰。协定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缔约方在前3年内都不可退出。

中美第三次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也是巴黎气候大会后的首次联合声明,再次表明加速全球低碳转型进程、实现气候安全的政治共识与决心。中美两国碳排放总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此次最新声明无疑让《巴黎协定》距离正式生效更进一步,给其他主要排放国做出表率,增强国家间互信,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采取气候行动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关键词3 G20峰会

两国元首支持今年在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取得成功,包括在气候和清洁能源方面取得强有力成果,并号召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建设性开展能源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声明

白韫雯:

20国集团成员GDP占全球经济90%,贸易额占全球80%。近几年,G20已从全球经济合作论坛成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主要平台。能源、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逐步进入G20政治议程。

中美双方2014年就承诺在G20框架下参与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规范和逐步取消低效化石燃料补贴,同时为最贫困人群提供特定帮助。今年恰逢中国主持G20峰会,峰会上将上报两国审议结果。这一互查倡议会鼓励更多G20国家加入审议,增强全球能源市场的透明度,把低效补贴取消而转到清洁、可再生能源上,加速《巴黎协定》提出的全球经济去碳化进程。

关键词4 洁净煤电

两国元首承诺采取具体步骤落实2015年9月联合声明关于运用公共资源优先资助并鼓励逐步采用低碳技术的承诺。” ——《声明

邹骥:

声明》专门提到煤电的投资,这是当前一个国际热点问题。《声明》指出,美国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框架下推动成功制订了第一套利用出口信贷支持燃煤电厂的多边标准,中方也一直在加强绿色低碳政策规定以严格控制公共投资流向国内外的高污染、高排放项目。

中美双方一致同意,未来煤电投资中将使用环境标准。双方就此达成共识很不容易。这一提议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在发展中国家建火电厂,输出中国洁净煤电技术到发展中国家,就要遵从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方面的标准。

这样的决定还会从进出口银行的投资标准延伸到亚开行、世行、亚投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关于它们还要不要支持煤电投资、要出台什么环境标准的问题,《声明》在方向上给出了结论,这对将来各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实行严格的环境标准具有指导意义和潜在影响。

中国目前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机构、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提供一定支持,一个比较大的争议是是否允许向煤电提供贷款,如果允许,执行什么样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和环境标准,这些问题涉及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商业利益。(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