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庄:一个小山村的变迁

03.09.2019  07:14

经过环境整治的董家庄村绿意盎然。柴杰梁摄

  车入东山,满眼翠绿,打开车窗,清风挟着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 一见面,董家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建明就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多会儿都是蓝天白云,晚上满天的星星,城里人来了就不想走。

  藏在深山有人识

  董家庄是东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李建明在这里出生、长大。他说,小时候,村里空气好,环境美,两条小山沟——甘桑沟和秤棰沟,是他和小伙伴经常玩耍的地方,沟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后来,两条沟里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石料厂,植被大面积死去,裸露的山体风化斑驳、遍体鳞伤,美丽的小山村变得青山不再、满目疮痍。2015年,森栖小镇项目启动。几年过去了,昔日那个破败的小山村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循着水声,我们来到位于甘桑沟的“森栖谷”。项目负责人王彬告诉我们,“森栖谷”一期工程在2015年启动时,由于这里土壤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种下的树都活不了。”没办法,大家只得先把风化的碎石一车车拉走,再买回土方和石头,夯实地基、砌护山坡,在建起小型循环水系的基础上开始种树。

  忆起几年来创业的艰辛,“森栖谷”总经理郝志强感慨万分:“我们先在山石上打洞,然后填土,再用吊车把一棵棵树吊进山沟,让它们在这里安家。我们还移植了大量灌木,播撒了野生花草种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山沟里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桃树、杏树、山楂树、樱桃树花果飘香,玫瑰、月季、格桑花、非洲菊争奇斗艳……

  种树修路有良心

  “森栖谷”的半山腰上,镶嵌着一条登山步道。

  王彬说:“在铺设这条步道时,我们严格遵循生态环保原则,不用混凝土和石灰,整个步道全用废旧木材铺成。施工时,我们尽量避开树木花草,哪怕只是山间的一棵小树苗,我们也会绕开它。

  沿着6公里长的步道走了小半圈,大家开始冒汗气喘,然而,这种有氧运动,却令人神清气爽。步道旁、山林间,不时可看到山鸡、喜鹊、画眉鸟、布谷鸟、孔雀等飞禽的身影。

  树种了,路修了,他们又用木材和石料建起了一栋栋设计考究的民宿。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意境,也可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静,既能仰望满天繁星的夜空,也能依山傍水品茶垂钓…… 王彬告诉我们,秤棰沟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是“森栖谷”的二期工程,全部完工后,人们来到这里,可以饮香茗、品药膳,静听鸟语、细嗅花香、坐观鱼欢,远离城市喧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心灵重归宁静。

  艺术走进山林间

  在一座庭院门口的木牌上,刻有“缘山房”三个字。

  院子里有三孔窑洞,窑洞前是一个户外会客厅,竹木建筑,宽敞明亮。

  见有客来,身着对襟布衣的两名中年男子迎了出来,他们就是这里的主人范永亮和张晋峰。

  范永亮搞雕塑,张晋峰弄壁画。二人此前一直想在山野间创办一处艺术空间。遍访东西两山后,被董家庄的老窑洞和自然环境所吸引。2014年开始,他们将董家庄的古窑、院落加以艺术化的整修改造,创办了“缘山房”。

  老窑内,陈设别致简约,散发着艺术和乡土气息,一件件雕塑、绘画作品和一种用心才能感觉到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几间窑洞都是两百多年前建的,之前早已破败不堪。”范永亮说,窑洞里的土炕是旧的,火盆、火炉是从民间收集来的老物件。试想,大雪封山,好友坐上炕头,饮酒、品茶,谈古论今,围炉赏雪,美吧!

  出得院来,在挂满果实的杏林和开满小花的枣林之间,有一处名为“杏坛春暖”的亭子,竹木和卷帘搭配,木板铺地、陈木桌椅、陶罐、插花……清新之气,溢满山坡。好天里,常有文化团体组织专家学者来此交流讲学,取“孔子杏坛讲学”之意……

  沿山坡拾阶而上,树林中一间圆形草屋进入眼帘。范永亮说:“这种茅草屋在宋画中常有,我们建造时用了自然的石头、泥土和茅草。

  置身茅屋,视野开阔,透过卷帘和竹叶,山峦、花草尽收眼底,艺术的灵性和自然的淳朴相融其间,使人心静如水,又空灵入境。

  张晋峰说,“缘山房”不仅有石磨上的粗茶淡饭,竹亭里的山野清风,还有高山流水、小桥人家,能够激发人的创作灵感。 “缘山房”2015年建成后,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前来寻找宁静,净化心灵。

  难得城边好氧吧

  董家庄有村民50余户100多人,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这个小山村还成了“煤改电”的示范村。

  村民吴润虎说,村里“煤改电”后,取暖做饭不仅省事儿了、干净了、安全了,还省钱了。去年一冬天,他家的取暖费比往年还省了200多元。

  李建明指着村委会大门前的空气质量监测仪说,这是环保局安的,对全村空气质量全天候实时监测。他骄傲地说:“这几年,村里的空气质量天天都是‘优’,我们这儿没有雾霾,是纯天然的大氧吧。

  目前,董家庄的绿化面积已经达到4000多亩,雨污分流系统和堤防砌护工程正在建设中,他们正向着美丽宜居示范村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