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年味非燃放烟花爆竹不可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一幅描绘中国人千百年来在燃放烟花爆竹的火光和喧闹中欢度春节的喜庆画卷。
过年燃放烟花爆竹,从民俗而言,有一定的讲究;但就其本质而言,主要还在于烘托“年味”,营造一种欢乐的氛围。在居住不集中、文化娱乐手段有限的年代,过年时买上几挂小鞭炮、几根小烟花燃放取乐,无可厚非。
但现如今,城市居住越来越集中,而各种烟火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威力越来越强,燃放时间越来越长,动不动就是一万响甚至几万响。这些鞭炮带来的危害,已远非过去的小挂炮所能比。
而且,近些年因制作、运输、燃放烟花爆竹而被炸死或炸伤的悲剧时有发生。如果说被爆竹炸死、炸伤还存在一定偶然性,那么爆竹产生的声、光、雾污染,却让每一个城市人逃无可逃,深受其害。
难道我们大家真的仅仅因为要营造些 “年味”,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烟花爆竹放个痛快,然后心甘情愿地或百般无奈地呼吸着充斥二氧化硫和PM2.5的污染空气,这能舒舒畅畅、开开心心地走亲访友、彼此祝福新年吗?
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后果之严重,几乎人人都很明白。为此,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太原市辖六城区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与支持,但还是有少数人认为,过年不放烟花爆竹就不热闹,年复一年照放不误。
其实,春节中的民俗绝非仅仅是燃放烟花爆竹。没有了鞭炮烟火的春节,我们照样可以过得很开心、很充实、很丰富而多彩。比如团团圆圆地吃饺子或者走亲戚、会朋友、看上几场电影或演出等。更重要的是,春节期间的城市空气因为少了鞭炮的大肆燃放,而不至于变得污浊不堪。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文化习俗与环境冲突加剧的今天,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同样可以变化。比如电子烟花,能够产生类似燃放传统烟花爆竹的动听声效,对环境却是零污染、零排放。如此,“让空气洁净些、PM2.5少一些再少一些,城市的‘安全指数’也可高一些。这难道不是皆大欢喜的好事!”网易网友“荣若春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