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营改增税制改革,越来越多的山西企业税负减轻,10个月的时间 ——我省3.6万户企业获减税1.1亿元

13.08.2014  19:04

          (山西经济日报,2014.7.25,2版 本报记者 郝薇)  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邮政业这三大行业是我省率先开展“营改增”试点的领域。尽管还不到一年时间,但随着“营改增”政策红利的尽情释放,这些行业中的企业都真正尝到了税制改革带来的甜头。

        新税制“四两拨千斤

      “今年上半年申报销售收入5165万元,抵扣进项税额5973万元,应纳税额为0,实现了100%减税。”小刘是山西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财务主管,她告诉记者,“营改增”前车辆购置无法抵扣,公司按照营业收入3%申报营业税。“营改增”后虽然增值税名义税率提高了,但是车辆更新购置、燃油购进等进项税额可以申报抵扣,企业加速设备升级改造,实际税负反而大幅度减轻。

          太原一家物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危险品运输,年营业额1000多万元。“营改增”以来至今年6月底,共缴纳增值税78万元。公司财务主管方静对记者说,“按原来销售额的3%征营业税,现在按增值额的11%征增值税,试点初期税负有所提高。但因为公司正在发展期,购置运输车辆特别是昂贵的特殊运输车辆等生产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总体税负将与试点前持平或者略有降低。”她说,今年已购置6台燃气车替代原来的燃油车,可抵进项税额14万元。“营改增”政策让企业不断创新,做大做强有了动力。

        得益于营改增税制改革,越来越多的山西企业税负减轻,发展能力提升,转型升级主动性增强。新税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截至2014年6月30日,山西省自试点以来的10个月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3.6万户纳税人,共入库增值税35.29亿元,试点纳税人减税达1.1亿元,减税面达95%以上;非试点纳税人增加进项税金抵扣17.5亿。

        减税行业“受益匪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税制执行以来,文化创意服务行业减税逾3000万元。作为减税行业中“受益匪浅”的产业,与营改增试点企业有业务关联的纳税人由于抵扣范围扩大而增加进项税金抵扣17.5亿元,  其中,新增交通运输业进项税额10.5亿元,结构性减税效果十分明显。

      一组数据足以彰显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巨大的引导作用:截至2014年6月底,共有3.6万户纳税人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交通运输业逾8000户,电信业380户,邮政业42户,部分现代服务业2.8万户;一般纳税人0.6万户,占比17.4%,小规模纳税人近3万户,占比82.5%;试点纳税人总户数较试点初期的1.9万户增加了九成,并且新增户主要集中在部分现代服务业,其中60%属于在运行期间增加试点服务业务项目,有40%属于新办企业。

        据统计,自2013年8月1日试点以来,截至2014年6月30日,试点纳税人共入库营改增增值税35.3亿元,

      其中,交通运输业19.2亿元,占比54.5%,部分现代服务业15.96亿元,占比45.2%,邮政业1100万元,占比0.3%。在交通运输业中,公路运输业入库11.5亿元,占交通运输业税收的59.7%;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物流辅助服务入库4.96亿元,占部分现代服务业税收的31.1%。

      对此,省国税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处长张锁林分析认为,这些数据反映出我省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煤炭、焦炭、钢铁、电力等资源性产品,现代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行业,此行业税收入库仅0.8亿元,占全部营改增收入的2.4%。

        新政推行 改革红利尽显

      落实营改增政策,确实为我省带来了一系列改革红利。它的推行,不仅减轻了纳税人负担,为全省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税制环境,还对产业转型、经济增长、企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国家要进一步加快营改增试点改革步伐,扩大试点范围,使得减税效应进一步显现。”张锁林建议,税务部门也要加强纳税服务工作,帮助企业适应税制转换。让企业充分了解增值税政策和管理要求,适应新的税收政策要求,重视增值税发票的开具与取得,利用进项税抵扣政策,购买固定资产,努力降低税收成本,鼓励试点纳税人利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增强同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转变运营和管理方式,打造现代服务业的升级版。

        与此同时,张锁林认为,推动全省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他建议,大型煤焦和煤炭运销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引导下,要通过主辅分离,积极发展专业化的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促进产运需有效衔接、内外市场相互贯通,使企业做细、做精、做强,从而推动企业打破原先“小而全”或“大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也要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取得营改增抵扣政策的最大红利,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地方政府也要打好国家就业创业及营改增试点政策的组合拳,引导和激发小微企业向信息技术等高端服务业“落子”、发力和拓展,激活产业升级换代的动力,引导服务业向高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导向,吸引更多的资源向服务业集聚,实现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达到服务业占比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