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感今天可持续,明天会更多
“获得感”这个词,在今年着实“火了一把”,因为,它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作为一个全新的提法,“获得感”目前还没有看到官方给出权威的解读。或许,因为这个词的大众性,也完全没有必要由官方来解释它的含义。在望文生义的层面上分析,“获得感”乃是基于 “获得”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因此,“获得”是“获得感”的必要却未必充分的条件。换句话说,没有获得,便一定没有获得感;但有了获得,却未必一定产生获得感。
有些人抱怨,在越来越现实的当下,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的充裕而忽视精神的感受。其实,追求物质的享受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只有物质才能给人一种踏踏实实的“获得感”,比如,一件高档的衣服、一个香甜的蛋糕等。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没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得”,人们又怎么有精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所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次,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先于精神,是符合人的需求顺序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五层次来说,人的第一层次的需要就是生理上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无非就是呼吸、水、食物、睡眠等,安全上的需要则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证、工作保证、财产保证等。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如果人们还在拼命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恰恰说明,我们的物质层面的供给还远远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从这个理论出发,如果想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就必须做好民生这篇大文章,让人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清洁的空气、充分的养老保障、充裕的工作岗位等等,都是满足人们生理和安全需要的必要条件,也是让人们有“获得感”的基础。
同时,获得感还来源于一种能感受到的相对公平。当付出相同的汗水而所得不同的时候,人们的“相对被剥夺感”便会油然而生,即使小有获得,也很难转化为“获得感”。比如,眼看着蛋糕越来越大,而少数人掠取“蛋糕”的速度,远远大过蛋糕增大的速度。自己的“获得”虽然也在缓慢增加,但比起少数人的“非常获得”,却实在微薄而寒酸。如果一个勤奋清廉有担当的官员不能得到重用,那么他的获得感必然不会强烈,甚至会沮丧;如果“穷二代”始终没有主流话语权,那么即使他已经衣食无忧,也始终感觉不到获得感;如果一个人的同班同学涨了工资而自己没涨,那么这个人的心理上就会有挫败感而不是获得感。因为,此时他们的追求已经脱离了最底层的阶段,而到达了“自我实现”的阶段。所以,必须有一个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的竞争机会和场合,让所有人能在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真正感受到“获得感”。
最后,获得感还来源于一个对未来的预期和希望。一个看不到未来和希望的人是悲哀的,一个只注重眼前不顾长远的民族是可怕的。千千万万个像《潜伏》里面的余则成一样的革命者当年为何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就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未来的希望,这种希望的预期让他们有一种“获得感”,虽然有时候他们一点也没有获得,反而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今天,要让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就必须让人们相信今天的获得是可持续的,而明天的获得会更多。股民们都知道,股市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股票暴涨暴跌,其实并非是股票本身异动,而是股民的“心在动”,是股民们心里的一种好的或者坏的预期在市场上的反映。再如,当下的反腐风暴,虽然老百姓或许并没有得到任何贪官家里的真金白银,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种获得感,那就是人们觉得未来会是风清气正的,是有希望的,是值得期待的。
“获得感”作为一个理解改革、展望未来的关键词,具有沉甸甸的民意分量,也喷薄着来自现实的热力。归根结底,执政者所思也正是民之所望。大到改革治国、惩贪治腐,小到柴米油盐、喜怒哀乐……无论是收入增长,还是就业养老医疗的具体而微,背后无不是对“获得感”的渴望与追求。人们分享改革红利就会有“获得感”,无数个人们的“获得感”自然会带来“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