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不文明对待不文明

26.02.2016  12:27

  2016年新年伊始,因不满黑人度假者在海滩上留下垃圾,南非房地产经纪人斯佩罗在脸谱上发表一篇刻薄的指责言论,将乱扔垃圾的人称为猴子,受到了舆论谴责。

  斯佩罗此举,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乱丢垃圾固然是不文明、素质低的表现,但称人为猴子同样也是不文明、低素质的表现,可谓是五十步笑百步。在某种意义上,称人猴子这种污辱他人人格的行为,比起乱扔垃圾之类损害环境的行为来,性质更为严重。从效果上讲,以不文明对待不文明,在扼制不文明行为方面的作用有限,却可能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现实中,最不能容忍低素质人的,不是素质很高的人,而是素质相对低的人;大多数的人际冲突,尤其是那些无谓的、两败俱伤的冲突,不是发生在高素质的人与低素质的人之间,更非发生在高素质的人之间,而是发生在低素质的人之间。

  在当下中国社会,类似以不文明对待不文明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拿粪便泼跳广场舞者,在雪白的墙壁上写“在此便溺,断子绝孙”之类的“警示语”,驾车时只因被别的车“”了一下就破口大骂,在网上骂人脑残、人渣、垃圾、狗屎、汉奸、美狗等等。在此,笔者想特别指出的是,有些自视素质高的人,动不动就埋怨指责普通民众素质低,其实,这本身也是一种对民众缺乏理解之同情,无教养、非理性、素质不够高的表现。

  如果说在公共场所的言谈举止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那么,对待低素质、不文明者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一面镜子,也可以照出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比如有一种人,虽然在公共场所的言谈举止还算文明,但一遇到不文明的人就受不了,厌恶之情溢于言表,乃至恶语相向,就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斯佩罗。这种人与他所指责、厌恶的人并没有拉开太大的距离。还有一种人,面对低素质、不文明的人,虽然能够见怪不怪,保持克制、容忍,不会粗暴地指责他们,但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们,并竭力地躲避他们,与他们保持距离。这种人的素质和教养其实也很一般。

  孤立地看某些低素质者的不文明行为,诸如不排队、闯红灯、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在文物上刻画等等,着实可恨,但如果我们了解到这些行为的成因,反思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就不应该以不文明对待不文明。

  正因为如此,鲁迅小说《》中的革命家夏瑜,因在狱中向狱卒宣传革命道理而被狱卒扇了耳光后,说出的却是“可怜,可怜”。

  因此,真正素质高的人,对待不文明行为的态度和方法是:我不赞成你的行为,但誓死捍卫你的人格尊严!具体地说,就是要对低素质的人以理解、同情和宽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以不文明对待不文明,在此前提下,以其能够接受的方式,努力帮助其提升素质,戒除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比如,看到有人乱丢垃圾,默默地走过去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而不是口头责骂。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