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图有人公益教英文 是个美国小伙也是太原女婿
天天正能量:美国小伙儿公益教英文 Ray喜欢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内容。
山西省图书馆外文及港澳台文献阅览室也许并不被人们所熟知,这里的藏书以外文图书、期刊为主,对读者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然而从今年8月开始,这个阅览室开始热闹起来,因为周末这里多了一个英文阅读沙龙,主讲人是来自美国加州的小伙儿Ray,他现在是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一名外教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太原女婿。阅读伴随他成长,也吸引他来到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成立这样一个英文阅读沙龙,他想把阅读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也希望文化可以冲破语言的障碍,大家通过分享阅读经历来理解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因多元而充满魅力的世界。
阅读沙龙,英文分享阅读体验
这个沙龙里,不仅只有中国人,也包括在太原生活的外国人。大家通过沙龙交换彼此的思考,冲破语言的束缚,对不同的文化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沙龙到目前为止已经办了5期,将近260人参与其中,成员中不仅有学生,还有各行各业爱好英语、渴望对这个世界了解更多的人。大家在一起讨论纪伯伦的《沙与沫》,也分享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达到流利地用英文交流的水平,“也有一些人出于对阅读的热爱会加入我们,我也希望不要把沙龙局限于一堂英语课,而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大家交流彼此对世界的认识,对文化的思考”,Ray想给大家提供一个纯英文交流的平台,因为语言的魅力在于承载着不同文化,它是工具而不仅是一门课程。
起初,Ray把自己曾经读过,并对自己非常有帮助的书,拿来和大家分享,渐渐地,参与沙龙的人们也开始交流自己的阅读经历。一些初学者想表达,但是难于开口,“尝试简单的问答之后,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必急于求成,关键在于热衷”。有时候外国人参加沙龙,不会因为有初学者就降低语速,但这恰恰是英语的本来面貌,给初学者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提供了实景交流的机会。参与者们发现自己可以听懂其中的一部分,就激发了学习的好奇心,希望能听懂更多,从而主动学习。沙龙中有一个叫Maggie的女孩,虽然英文并不好,但每次都会做充分的准备,Ray能感觉到她表达的渴望,因此也会鼓励她说,她可以一点点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感到很自豪。
从儿时就热爱阅读的Ray,一直认为阅读对人的一生很重要。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一本一本的书,用不同的方式诉说着答案。也正是通过阅读,让在美国成长的Ray从小就对中国的文化充满好奇。
中国情结,在美国接触《道德经》
从美国来到中国,可以很快地融入这里的生活,Ray觉得得益于自己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他的外公就是华人。阅读在他儿时的家庭教育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粗暴的教导,而是潜移默化的榜样力量。父亲就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每晚伴随孩子们入睡的那盏微弱灯光,准是父亲的阅读灯。是什么让父亲如此痴迷阅读?书中又会有怎样的吸引力?
上小学后,Ray开始自主阅读,也开始慢慢理解父亲的痴迷。让Ray真正开始发现阅读的神奇力量,是老师推荐的《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纳尼亚传奇》),这是一部奇幻儿童小说,当读到这本书的时候,Ray感觉身边的一切都消失了,自己仿佛和主人公一同进入了那个神奇的世界,经历一连串的冒险,“这种感受棒极了”。
阅读帮助Ray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门,同时也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在Ray美国的家里挂着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Ray看来《道德经》对他的人生影响非常大。很小的时候,Ray就对山中隐者充满了憧憬,因此他觉得自己一定会来到中国这个神秘又令他心生向往的国度。
文化差异,来到中国一切都是新的体验
由于大学时的室友是太原人,Ray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从他们的身上,Ray品读着他心中的中国。因为都是王菲的歌迷,Ray和太原女孩刘瑞君渐渐坠入爱河。2011年,Ray已经完成他的硕士学位,在美国加州做一名职业培训师。但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将会这样按部就班,年轻就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Ray希望有一些改变。这一年,利用假期,他决定看看他向往已久的中国。于是和刘瑞君计划了详细的行程,打算用两个月的时间,游遍北京、西安、上海……在每个地方呆多长时间,搭乘什么交通工具、住哪里,都计划好了,然而让他没料到的是,真实的中国,比他在书中阅读到的中国更具有吸引力。一到太原,Ray就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爱上了这里,这里有他喜爱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他深爱着的人。于是,一对恋人原本两个月的旅游计划,变成了一生的相守,2013年的情人节,Ray和刘瑞君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
在太原的生活让Ray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遇到了很多让他看不懂的现象,洗发水用完了为什么还要加水摇摇继续用?中国的父母为什么不得不给适婚年龄的子女买房子?……亲身体验到文化的差异,Ray发现,每个国家都在它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也正是这样多元的文化才让这个世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作为外教,在差异之间寻找平衡
被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聘请为老师后,Ray同样发现了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在美国,Ray所经历的教育,教师会提出问题和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答案。而当Ray选择这样的形式进行教学,把话题交给学生的时候,换来的往往是教室里的一片寂静。学生们已经习惯于听老师讲问题的答案,再帮助他们分析如何理解这个答案。Ray并不希望自己的角色仅仅是一位英语教师,他更希望传达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让学生们终生受益。在他看来,学习是一生都要进行的,而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任务。而语言的学习更是敲开文化交流大门的一把钥匙,因此Ray尝试各种方法,在两种教育模式之间找到平衡点。
2013年前,太原第二外国语学校开办了国际班,Ray开始在英语教学中做一些新的尝试,例如阅读沙龙、电影沙龙、辩论会,于是阅读沙龙成为学生们学习外语的新桥梁。学生在闲暇之余,除了课内阅读也可以接触一些原版的小说。大家一起分享图书,同时也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
2014年,Ray成立了自己的语言学校Woodard School(嘉华睿启)。语言不是语法的堆砌,而是彼此交流的工具。在嘉华睿启,Ray可以引导启蒙阶段的孩子掌握英文自然拼读法,通过阅读分享故事。“Who + Verb + What”让孩子们自己带着问题去思考,思考的不仅是如何学好语言,更多的是如何认识身边的一切。Ray对教师的选择看上去宽松,但细想想又几近苛刻,“首先要热爱孩子,其次要信任他们”。Ray也许不知道,这恰恰契合了陶行知先生“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的教育理念。
本报记者 薛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