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镇文化舞台:让"文化乡愁"化为"喜闻乐见"
近年来,一些地方重视三馆建设,电影院、文化馆、图书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广大乡镇大量涌现,利民惠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有的场馆建成后变成了低俗歌舞的表演舞台,一些农村图书室书籍陈旧、少人问津,流布于广阔民间的、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已经流失、灭绝,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某些缺失和盲区。宽泛而言是缺硬件更缺软件,具体来讲,则是缺乏有底蕴又贴近生活、与固有文化生态富有联系的文化服务。在传统中国向着现代化、城镇化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着人口流动、生活方式转换,以往的民间风俗悄悄变迁,原有的农村文化生态已被打破,适应新形势的文化生活形态尚未建立健全。人们记忆中流淌的许多民间文艺,正在逐渐远去。缺乏与固有文化生态的有效接续,不能较好地融入并重建农村文化新秩序,正是当前传统文艺的问题所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过去都有戏可看。可后来戏班少了,演出少了。待电影逐渐退出广场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口越发明显。回望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历程,一些地方简单、片面的做法,是需要反思的。比如,不注重实效,只做面子工程;缺调研、缺方法,简单地以代办活动替代民间自办,劳民伤财,却不能较好地融入民众生活并产生移风易俗的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收到实效,除了需检点得失、改进方式外,深入调查、认真审视和清醒认识农村固有的文化生态必不可少。千百年来,民间戏曲、音乐、舞蹈、曲艺等始终与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传统乡土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发挥它们在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无疑是应该给予重视的课题。
上世纪50年代全国尚有360余个门类的剧种,数以万计的传统剧目。到了80年代,调查显示已仅剩下260余种。一些小的剧种如山西的平陆花鼓戏、河东道情,河南的大弦戏、落腔等,均已濒临灭绝。仅山西、河南这两个戏曲大省,如今消亡或濒临消亡的剧种就有36个之多。一些曲艺门类,如甘肃的秦川平腔、弦子书等,已然失传。颇有“巴渝曲”遗风的重庆涪陵焦石山歌,也行将失传。在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近些年情况颇有好转,但不少传统文艺资源还无法借民间的土壤较好地存续,也发挥不出化育人心的功能。
在我看来,这不仅包含着传统艺术自身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对农村文化生态的再认识、再确立。传统艺术的生态危机,是因其与时代逐渐失去了风俗联系。要发挥传统文艺在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至少应该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盘点依然存续于农村的艺术资源,认识和厘清它们与当前农村生活的关系;二是激活固有资源,使它们的存续发展与现代城镇、农村的风俗文化呼应、黏合起来,真正实现文化服务“接地气”,建立良好的文化风尚乃至生态。这两个方面,可谓相辅相成,既是对传统文艺的疏浚清理、强基固本,也是重建农村文化生态的重要手段。
盘活传统艺术资源,不单因其内容丰富多彩,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和内涵,更因其反映了风俗流变、世相百态,是文化服务深入人心的天然介质。或许,当传统文艺和新农村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找到了新的相互依存形式,形成了良好的文艺生态,乡愁也就化为了现实的喜闻乐见。(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