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展开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机构及任务申报工作

28.05.2015  20:51

  为贯彻落实《山西省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做好我市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完成好省下达9920人的年度培育任务,在前一阶段完成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大调查的基础上,近期我市正着手展开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机构及任务申报工作。

  今年全市培训机构的申报条件为:1、培训机构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2、具备与拟申报培训任务(产业专业、岗位工种、人数)相适应且稳定的专业培训教师或指导员团队;3、具备相应的教学实训条件及必要的食宿条件;4、具备较强的组织农民能力和农民培训经验,无不良记录;5、自愿在农业主管部门指导下承担培训任务;6、公益性培训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均可;7、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当中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和农业示范园区及 “513”工程龙头企业优先;服务农民积极性高、专业优势突出、集培训实训为一体的机构优先;能够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的机构优先。申报程序为:1、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鼓励属地内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具备条件的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每个县市区推荐承担任务的培育机构不得超过5个。3、培训机构向县、市农委提出申请,提供有关资质材料。4、县农委通过实地查看、考察考核、组织会商或专家评估等方式择优推荐。5、市农委通过组织会商或专家评估等方式审定确认,并向社会公布。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8个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训示范机构。

  在培训机构达到申报条件、履行申报程序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农委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认真组织。培训机构的选择和培训专业、人数的申报,对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质量和培育效果至关重要,各县市区农委要确定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在深入宣传、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认真搞好申报和考核考评、推荐工作。二是要严格把关。各地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2014年培训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切实精选推荐一批培训农民有热情、有方法、有实力、效果好的培训机构。要淘汰未按要求组织实施培训或学员评价差的机构,增补一批服务农民积极性高、技术实力强、集培训实训为一体的机构,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三是要量力而行。各县市区农委、项目申报单位要结合辖区实际和自身能力,本着实事求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原则进行申报。每个培训机构原则上只能申报两个类型或专业。四是要及时报送。

  附件下载: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