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五十年

07.07.2014  12:28

    漫步在忻州的乡村田野,昔日的耕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铁牛——耕整机、播种机在肥沃的土地上奏响着欢快的乐章;昔日农民的镰刀被搁置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收割机高唱着丰收的赞歌……

    到2013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236.7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2612台;机耕水平64.28%;机播水平58.45%;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69570万公斤,净增98730万公斤。

    这一串串简单的数字,凝聚着全市农机人的智慧和汗水,折射出全市农机人五十年一路艰辛探索、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五十年,农业机械化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农具革新凸显和奠定发展农业机械之基

    解放初期,全市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全市粮食总产仅为3.57亿公斤,平均亩产只有40.5公斤,农民生活十分困苦。当时农业生产工具十分落后,基本上以使用旧式手工畜力农具为主。建国初期,为了尽快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农村生产力,在继续完成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农村工作从增补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开始抓起。国家依靠从美国归来的一批农机专家,办机耕学校,培训拖拉机手,用当时现有的一批国外拖拉机兴办国营农场和国营拖拉机站。农业机械作为先进农业生产力提上了议事日程,进入大规模发展的阶段。

    忻州市第一个国营机械厂是1952  年2  月诞生于忻府区(原忻县)北关的忻县农具制造厂(现忻州通用机械有限公司的前身);1956  年4  月25  日由国家投资在定襄建立了第一个国营拖拉机站;1969  年底,全市共建立国营拖拉机站11  个,286  个公社农机站拥有拖拉机340  台,手扶拖拉机88台,农用动力71067  马力,机耕面积占总耕地的12.2%。

    二、改革开放催生农机化发展新机制

    从1979  年春季开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场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成为上世纪80  年代农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991  年11  月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推进农业机械化”。1998  年10  月14  日,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再次专门讨论农业和农村问题,提出要广泛运用农业机械,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市场经济为农机化发展添活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市农机部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服务农业增产增收和帮助农民依靠农机致富上来。全市农民个体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557  台,小型拖拉机24216  台,农用载重汽车6453  台,各类作业机具11843  台。在46069  万元农业机械原值中,农民投资比重超过60%。全面开展了机械深耕、耙耱镇压、机播、机铺地膜、机械收获、机械化运输、加工、秸秆还田、推土造田以及水土治理等各农业生产环节作业和建设,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四、惠农政策使农机化步入快速发展期

    2004  年6  月25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并颁布实施。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依据。同时该法把农机补贴政策等行之有效的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006  年农业税全面取消后,对农村继续坚持“多予、多取、放活”的方针。

    10  年间,我市累计使用国家补贴资金3  亿多元,带动农民投入7亿多元,共购置各类农机具6万多台件,有5多万户农户受益。特别是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从2006  年的11  台发展到目前的1836台,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达到1296台;主机与配套机具的比例由2003  年的1:0.92  发展到现在的1:1.26,大中型、多功能复合型农业机械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农机补贴政策在引导我市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上发挥了显著作用,我市农机化出现了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