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办不包办 群众说了算——沁县创新移民扶贫工作全扫描

27.02.2015  10:17

沁州新闻报社记者 魏 堃

      户型从70到170平米不等,平房和小二楼各有特色,楼梯走内走外自由选择,独立的小区,精致的小院,整洁的巷道,集中供热……这么高档的居民小区,不在市区,也不在县城,而是在沁县新建的移民搬迁居住点。

      2014年沁县规划建设覆盖13个乡镇、516户、1689口人的移民搬迁工程, 4月份启动,11月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搬迁户告诉记者,他们的新家全部采用半框架结构,结实美观,平均造价每平米只有800多元,与市场价相比节省200多元。记者先后采访了册村、南里和次村三个移民点,深切感受到沁县扶贫移民工作以群众利益为中心,真正能做到了清廉务实为民。

帮办不包办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在移民搬迁建设中,政府委托开发商给群众建房,缺乏主动参与的群众对‘自己的家园’很难认同。我们打破了这一“惯例”,让群众全程参与,自己的新房自己做主。涉及五百多户的移民工程实施以来,没有出现一户上访反映问题,绝大多数群众感到满意。”沁县扶贫办主任霍东亮说。

      镇党委书记、镇长张鹏说:“册村南坪上移民工程涉及33户103口人,从移民选址、规划、设计到招标、施工、监理每一个环节,都让全体搬迁户直接参与,一年内组织大小协调会议达30多次。但镇政府明确规定,帮办不包办,任何镇村干部决不以任何方式插手和干预移民工程,保证把自主权完全交给建房户。”

      的确,不论在哪个工地,群众都是这样说的,政府只服务,不参与具体管理。县扶贫办将上级拨付的移民扶贫款直接打到建房户手中,在哪里建房,建什么结构,多大面积,楼梯走内还是走外,谁来施工,都由建房户自己选择。南里乡党委书记刘小强谈到该乡石火等七个村易地搬迁工程时说,“工程到了招标阶段,住房户事先拿出标底,并选择了一个连手机信号都不通的地方招标,最终从七八家应标单位中选定河南宏伟建设有限公司承建”。谈到建房过程的管理,刘书记介绍,“南里搬迁户民主选出温虎明、温信明、孙文彪、温孝伟等四位代表,大伙把建房款都交给他们保管,哪怕开支一分钱都得四人同时签字。自筹自建、民主管理的搬迁模式,保证了工程既快又好还省钱。”\

务实加创新

      陈晋良是册村镇南坪上村移民户,也是搬迁工程牵头人之一,他说“乡镇政府做规划,村民自己管理工程,从选料、拉运到确定施工队,咱们自己说了算,大家眼里明白,人人有话语权。”

      次村乡搬迁户徐庆方说,“俺沾了集中移民工程的光,国家每人补贴四五千不说,集中管理还省掉一两万,比起一般建房户花的钱少,住的房好,一下子从山庄窝铺搬到了大街上。”

      南里乡搬迁户刘长虹说,“乡政府在规划时,充分考虑了部分群众创业需求,在临路规划了二层楼房,搬出山,进了川,还能开个小店店。”

      以上三个移民点一个比一个条件好,都选择了集镇的黄金地段。可见规划这些移民点上,沁县立足实际,考虑长远。册村镇书记张鹏说,册村移民点规划和小城镇是配套的。南里乡书记刘小强说,南里在规划移民点时也颇费苦心,先后三次选址。次村乡纪检书记张小军说,次村在新村规划上考虑了两期工程,毗邻公路,和主村形成独立又联系的新组团。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该县还将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用于移民搬迁中,搬迁后农户将原有住房复耕,册村镇南坪上自然村整体移民新村占地13亩,规划建设住宅33套,其中二层住房18套、平房15套,可全部安置该村居民,同时置换出旧宅基地135亩,一增一减,为国家节约土地122亩。复耕50亩以上者,国家补助5万元左右,这笔资金将全部用于新村基础设施配套。

      沁县副县长郭建宇介绍,沁县属于省定贫困县,享受国家移民搬迁补助每人只有7500元,没有国定贫困县移民户可以享受的每人7800元补助,要想把这项惠民工程办好,必须在开源节流上找突破口,一方面用群众自筹自建、民主管理的办法,可以有效减少浪费,节约资金;一方面多头努力,众人拾柴,提高移民工程质量和标准。

清廉才为民

      “移民扶贫是最大的民生,扶贫工程中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扶贫工作最能考验我们的党性和作风。”沁县县委书记卢展明在全县扶贫工作会上告诫每一位领导干部,“牢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清廉务实为民,在扶贫工作中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决不允许向扶贫工程伸手。”

      记者在移民搬迁农户家中看到,每家每户都有一本小账本,什么时间开什么会,什么时间交什么钱,一清二楚,明明白白。问到关于施工队和材料购买等环节,大家都一口叫出施工人员的名字,说出哪种物资多少钱,印证了群众自己管理工程的说法。

      新建房的整体规划、房屋造型、土地使用、资金管理、建设方式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尤其是建房款的使用和管理更是村民最敏感的事情。沁县坚持“群众的事群众办,农民的房子农民建”很好地解决了群众的信任问题。

      记者详细了解了册村镇南坪上整体搬迁工程的建设过程。首先,镇政府引导下,村两委放手发动群众,上门宣传移民搬迁政策、建房办法和资金补助标准。其次,村两委组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分别征求意见,然后汇总意见,分类做出解决方案,再次提交大会讨论,全过程每个步骤都实时公布,群众人人参与,自主决策。第三,他们还探索出一种工作法——“1+5+3”工作法,“1”是指一个核心,即支部组织协调;“5”是指五个环节,即大家协同参与的提议、商议、决议、执行、监督5个环节。“3”指三个小组,即项目筹备组、资金管理组和质量监督组。这三个小组是由全体村民民主选举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担任。项目筹备组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保证项目如期推进;资金管理组负责工程概算和资金使用;质量监督组则对工程用料、施工质量等严格把关。

      把事权交给群众,把服务担在肩上。不仅让群众心里明白,而且让干部工作更加主动,不用担心不理解,不用专门避嫌。特别是在项目筹备前期,多数工作还得各级干部承担,从项目申报、协调用地、用电、用水、通路,到工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镇村干部责无旁贷,随叫随到,躬身服务。在这些机制保障下,工程进展十分顺利,该移民点33套住房(其中18套楼房)从2014年6月开工,不到11月主体全面完工。

      当整齐漂亮的新村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当地镇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新的计划,即搬迁户挪窝不减收计划:一是帮助村民成立金穗儿小杂粮加工合作社,30户家家入股,利用自家土地,多样化种植,农产品原产地加工,网络直销。二是引进中药材开发商,在册村粮站建起中药材加工基地,让富裕劳力足不出村实现增收。

      当地群众说,沁县领导干部工程上不插手,服务上却伸出了双手,在营造弊革风清、富民强县的征途上个个大显身手。

      注:长治市市委书记马天荣2015年2月11日在沁县郭村镇池堡村走访慰问时,对沁县在移民扶贫工作中采取政府统一规划、移民户全程参与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市推广。

责任编辑:王鑫    审核:王鑫    审定:张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