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年货别任性 淘宝网假货风波太原引发热议
1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发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引发热议。报告显示,中国主要网上交易平台的抽查显示正品率为58.7%,淘宝仅为37.25%。这条消息瞬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随后,事件再次升级,一场新“婆”“媳”之争上演——淘宝网“叫板”工商总局“情绪执法”。一时间,孰是孰非尚难定论。但是,眼下正值网购年货的高峰期,作为消费者,既便手中有钱也千万别任性,需“擦亮眼睛”再放心消费。
购假经历很受伤
“我现在在网上买东西已经相当谨慎了,那次买到假货的经历让我很受伤。”昨日,当市民崔先生对淘宝网假货风波事件发出这样的感慨。他告诉记者,已有数年网购经历的他,曾经也被网络购假所困惑。2009年情人节时,他和老婆还在恋爱期,为了讨她开心,于是决定在网上买个皮包作为礼物。在他的“精挑细选”下,一款乳白色的坤包不论外形、还是颜色都很中意。
“我在网上找了好多类似的包包进行比对,从那家网店提供的图片看,包的质量也不差,而且328元的价格,我认为挺值,于是,果断下了单。”崔先生说,结果让他很失望,邮寄过来的包不仅颜色偏黄,质地根本不是皮的,实物与图片相差甚远。“当时虽然我老婆啥也没说,但我感觉很羞愧,没想到把好事给办砸了。幸亏人家善解人意,不然我就惨了。”最终,崔先生义无返顾地将假货退给了店家,并且给了对方一个差评。如今,时隔数年,但提起这次网购经历,崔先生仍感到很受伤,从那以后,他网购时分外小心。
网购质量难确定
崔先生在网上买到假货的经历绝非个例,面对网上眼花缭乱的商品,消费者在选购时的确需要多花一番心思。昨日,记者登录淘宝网,在关键词搜索一栏中输入“千鸟格毛呢大衣”字样,结果显示有“2.97万件宝贝”,由此可见,能选到一件称心如意的衣服如同大海捞针。记者发现,网站上提供的衣服图片确实看着都不错,可是,再看价格不禁让人难以选择。
以一件同款大衣为例,从商品描述来看差别并不大,“韩版、加厚、毛呢”等字眼十分引人眼球,但价格最贵的是2911元,而最便宜的却只有369元。大衣的质量无法直观看到,只能通过店家提供的图片来选择,但根据商品描述,同样质量、同样款式的一件衣服,价格却有天壤之别,仅凭这一点,消费者就应该多留个心眼,以防吃了“便宜没好货”的亏。
网购达人给支招
网络购物如今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主要消费渠道,其价格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网购不同于到实体店买东西,确实存在一定风险。眼下正值网购年货的高峰期,如何做到放心消费,不妨听听网购达人给您支的招。
“其实,网购里面的学问很大,不止是多个心眼就行,在选购时掌握一定的方法很有必要。”有着资深网购经历的市民郝女士,有自己的一套“网购经”。她告诉记者,首先,网上购物一样得掌握“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规则,太便宜的东西,上当的几率也会变大。“我给孩子在网上买衣服、玩具等都是去相对固定的那几家,品牌好,信誉好,质量也放心。”其次,不能光凭“评价”来选店家。实际当中,部分看似“好评如潮”的网店,其实信誉度的“水分”不小。并且,消费者看评价时应该多看看其“差评”到底差在哪儿。最后,贵重购品一般不宜在网上购买。比如,贵金属、家用电器等,网购这些大件物品时的风险更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其他争议,涉及到异地维权,距离远、成本高,均会导致自身的合法权益很难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