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不再吃山 守护绿水青山——晋源区罗城街道寺底村变迁记

23.12.2018  09:02

  冬日里的晋源区罗城街道寺底村,天蓝地净。村委会大院一排排徽派装饰风格的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鲜亮。二楼小会议室里,街道包村干部刘克建正和几个村干部商议村里的产业发展规划。“全区‘百村景区化’工程,让寺底村面貌焕然一新,也为下一步村集体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刘克建说。

  蒙山脚下的寺底村,距离蒙山景区3.5公里,全村有村民120户、460人,村子虽然不大,但历史悠久,是周边有名的富裕村。“原先我们村在蒙山山腰,因位于开化寺之下,故名‘寺底村’。”说起村子的历史,5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郭贵忠打开了话匣子,“改革开放初期,因山上吃水困难,我们才搬到了山脚下。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西山许多村庄一样,搬到山下的寺底村,那些年一直靠挖煤采矿为生。1980年,村里开办了第一家村办企业——寺底煤矿。“那时候村民们是挣了点钱,但环境却遭了害,到处是煤面儿,地是黑的,树是黑的,就连空气好像也被染黑了。”郭贵忠说,在全省资源整合、关井压产(注: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压减煤炭产量)的大背景下,村里的煤矿经营效益锐减,勉强维持到2006年关闭了,留下的只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村集体经济发展陷入低谷的窘境。

  “因煤而兴、因煤而困,我们意识到靠煤吃饭的老路子是坚决不能再走了。”原寺底村村委会主任梁三姓说,“那时候我们几个村干部商量村里下一步的产业发展方向,有人提议由村集体筹资开发蒙山大佛,发展旅游产业。这一提议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支持。”说干就干,写申请、打报告、筹资金……寺底村村民忙得不亦乐乎。“当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考虑到村集体实力不足,加之保护文物等因素,决定由区上牵头出资,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发建设蒙山景区。”梁三姓说,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蒙山景区初具雏形。村民们也开起农家乐、便利店等,做点小生意。“那些年由于景区知名度不大,游客不是很多,家家户户收入有限。”梁三姓说。直到去年,蒙山景区在全省率先完成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成立了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景区全面提档升级改造。“村里也因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全村村民退出景区经营管理,每年可获得一定的经营性补偿。除此之外,景区招工优先聘用寺底村村民。”郭贵忠说,“细细算来,村民靠打工和分红,去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5万元。

  今年,晋源区提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利用3年时间,全面实施“百村景区化”工程。寺底村作为首批打造的10个试点村之一,4月23日启动街巷路面改造、外立面美化、雨污水管网入地改造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用时5个月,完成了所用工程改造。“景区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村集体经济产业大发展,如今我们才完成了目标任务的一半。”刘克建说,如何借“景区化”实现“产业化”,寺底村已有了明确的方向——守住绿水青山,利用村集体现有的50余间空房,发展颐养产业;利用村里的40余亩土地,建设无公害蔬菜智能温室大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传承拓展寺底村文化遗产“寺底砂锅”体验项目,积极开发旅游特色纪念品和特色旅游服务。

  记者手记:晋源区辖95个建制村、27个城市社区,乡大城小,有山有水有文化有历史,寺底村的变迁只是晋源区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晋源区以建设活力晋源、宜居晋源、魅力晋源、法治晋源为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启动“百村景区化”工程建设,将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连成线、集成片,构建乡村振兴“晋源版”农旅融合新格局,聚力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打造有颜值有内涵的城市客厅、环境好人气旺的宜居家园、风景美故事多的休闲胜地、品位高底蕴厚的文明城区……一幅全域旅游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晋源区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