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苏平建议“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强和完善公共文化场馆建设

14.03.2016  11:21

李联军摄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文化场馆设施是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载体。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建议,“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强完善公共文化场馆建设。

  胡苏平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市县延伸”。“十二五”期间,山西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文化场馆设施建设取得可喜进展。先后在《山西省文化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中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大力开展文化场馆标准化建设,到“十二五”末,实现市市有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群众艺术)馆、科技馆、体育馆、剧院(场)等“五馆一院”目标,县级在巩固县县有文化(博)馆、体育馆(场)、图书馆的基础上,加快“多厅数字影院”建设(简称“三馆一院”)。几年下来,山西文化场馆建设普遍上了一个新台阶。山西大剧院、省图书馆、山西体育中心、山西科技馆、太原美术馆等省级重点文化场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级“五馆一院”、县级“三馆一院”建设稳步推进,省市县三级公益文化设施建设达标率达到73.38%。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山西通过在农村基层相继实施两轮“五个全覆盖”,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全部建成。这样就使文化场馆的作用得到发挥,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胡苏平讲,全省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坚持建、管、用并重,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保证了文化场馆管理专人化、内容多样化、活动经常化。但是,从山西实际推进情况看,场馆建设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

  胡苏平认为,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建设设施标准化、服务均等化的文化场馆是文化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在辖区内设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公共体育场,乡镇(街道)设置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统筹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要求“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为此建议,在《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把“继续加强完善公共文化场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体现出来。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