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日报:黄土地绿了 老百姓富了
柳林县民营水保大户创业园。 (资料图片)
近5年来,我省按照新时期治水思路,治山治沟治水,增绿富民惠民,“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900平方公里,取得了显著成效——
晋北风沙区、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吕梁山南部黄土残垣沟壑区、太行山土石山区、汾河上游是山西土壤侵蚀严重、集中连片的水土流失区。再加上降雨集中且时空分布不均,历史上曾经茂密的森林遭到砍伐,解放初期我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9%。
临汾市大宁县太德塬,清宣德年间塬面面积860公顷,由于暴雨径流冲刷切割,现在缩减为600公顷,100年时间,塬面减少30%。建于明建文年间的右玉县老城城墙,高12米,由于风沙灾害,到20世纪50年代,城墙外堆沙已和城墙几乎持平。全省最大的水库汾河水库,从1961年投入使用到1987年,26年淤积泥沙3.1亿立方米,占到总库容的43%。
水土流失,用肉眼看一年、两年甚至十年,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可正是这不起眼的变化,正逐步蚕食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对于耕地、生态等造成巨大损害,成为广大山区群众长期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个个跨越时代的统计数字,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我省又是如何治理水土流失,如何让黄土地变绿、让老百姓致富的呢?
多措并举,黄土地上绿油油
在黄土高原上做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挑战,我省出台多项政策,发动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临汾市乡宁县煤炭企业家张连水从2000年开始,先后承包了100多平方公里的“四荒”地,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种植翅果油树7万多亩,并创建了琪尔康公司,开发出翅果油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50多个,年销售收入3亿多元。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当地农户与琪尔康公司签订承包管护协议,每亩地收入达到5000至8000元,有两万多群众从中受益。
有了政策的支持,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加快了水土流失的治理速度。省水利厅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民营水保户累计发展到28万户,其中承包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民营水保大户4300多户,已累计投入治理资金30多亿元,治理开发“四荒”地8000多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我省有针对性地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在重点区域开展重点治理。在晋北风沙区,主要实施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针对这一地区气候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少的特点,开展大规模的林草生态植被建设,并配套水源节水工程,提高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在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吕梁山南部黄土残垣沟壑区,主要实施有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坝滩联治工程,在沟道建设淤地坝并进行坝滩地整治开发,在坡耕地上修建水平梯田,在荒山荒坡上造林种草,开展综合治理。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山西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年均8亿多元。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成为带动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龙头。
在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等全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呈现出大规模连片治理、整县推进的特点。
临汾市永和县水土流失面积1072平方公里,占到国土总面积的88.4%。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影响群众脱贫致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永和县委、县政府从县情出发,紧紧抓住水土保持这一永和发展的关键,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坝滩联治等重点工程实施为契机,大力发动群众,狠抓重点工程,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坡沟梁峁塬综合治理。经过5年努力,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8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56.7%,永和县的生态面貌由此大变。
晋北风沙区的大同、朔州各县区将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与当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相结合,总体规划,连片治理,规模推进,建成130多处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生态防护工程,其中超过5万亩集中连片的生态防护工程有20多处。这些集中连片的生态工程对遏制地表扬尘起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千秋功业,荒滩烂沟变成“聚宝盆”
水土流失治理让不少地方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华丽蜕变。
“沟里修个坝,粮食产量大”,这是许多老百姓对沟道治理后的切身感受,坡地修成水平梯田后,“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种植玉米每亩能增产300到500斤,亩产最高能有1500多斤。新增的坝滩地土壤肥沃而且旱涝保收,种植玉米亩产可稳定在1500-2000斤。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900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2.7%。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强度减轻了,全省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卓有成效的水土保持及蓬勃发展的生态建设,改善了山西省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了全省水土流失趋势。近5年来,全省共修建水平梯田50万亩,坝滩地5万亩,为实现我省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昔日的瘠坡薄地、荒滩烂沟,变成了如今的“聚宝盆”、“钱粮囤”。
汾河水库上游,经过20多年治理,共完成初步治理面积2032平方公里,建设大中小型淤地坝157座,水土流失治理度由15.2%提高到44.7%,林草覆盖率由14.7%提高到30.0%,汾河水库年入库泥沙也由1148万吨减少到380万吨,泥沙淤积对水库的危害大为减轻,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实现了“治穷致富、拦沙保库”的目标。
临汾市大宁县太德塬在治理中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在沟道布设骨干坝17座,建成坝滩地1160亩;塬面实施坡改梯,修建水平梯田4800亩;配套修建排洪渠5300米,生产道路6520米;还引水上塬,建成1座12000方的蓄水池,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塬面面积趋于稳定。太德乡还利用太德塬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无污染等地理气候优势,发展苹果19000亩,成为大宁县的生态乡、富裕乡。
右玉县经过60多年坚持不懈的治理,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3.2%,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60.2%,土壤侵蚀量减少42%。原来风沙灾害之地,如今成了“塞上绿洲”。
水土保持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栽植于山地丘陵的各种水土保持经济林,不仅固土保水,还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渠道。近年来,山西又推广了双季槐、油牡丹、翅果油等水土保持树种,亩均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不仅富裕了一方百姓,还发展了一方产业。(杨顺仓)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