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17日,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和全国粮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粮食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2013年粮食流通工作,分析把握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2014年工作任务。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徐绍史主任、张晓强副主任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国家粮食局任正晓局长作了工作报告,中央纪委驻国家粮食局纪检组长赵中权作了全国粮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徐鸣副局长作了会议总结。
国家发改委徐绍史主任在讲话中指出,过去一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在抓好粮食收购、保障粮食供给、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启动实施粮安工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五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徐绍史主任强调,当前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径,作出了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三期”并存的重大判断,提出了“两个百年”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八届二中全会对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作出决策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决定,全面深化改革是今后几年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徐绍史主任对做好2014年粮食流通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牢固树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观念。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从党的十八大到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工作脉络是非常清晰的,我们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负有重要使命。要认清形势。去年我国粮食实现10连增,粮食产量突破1.2万亿斤,比上年增长了2.1%,增加247亿斤。但也应该看到粮食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粮食收储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粮食领域的改革需要不断地深化。第二,要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冲锋号和集结号。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遵循这一原则,不断深化。第三,要切实履行好粮食流通行业管理的职责。要注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强化落实好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实施好“粮安工程”;要认真落实粮食调控的具体任务,要抓好粮食的收购、运输、储备、供应等关键环节,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切实保障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第四,要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正在进行的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告一段落,第二批将要启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应当看到这只是阶段性的,尤其是第三环节制订的整改落实方案、专项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设计划落实到位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一定要持之以恒。第五,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认真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划,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国家粮食局任正晓局长作的工作报告,对2014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作了总体部署: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工作大局,以全面深化改革总揽粮食流通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一步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守住底线、加快发展,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4年粮食流通工作的重点是:认真贯彻“一大战略”,着力深化“五项改革”,继续实施“两项工程”。
一是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切实履行好粮食部门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的行业职责。抓收购,就是要做到对农民的余粮应收尽收,兜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要积极创新收储方式,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政策性收储。保供给,就是要组织配置粮源,保证正常供应,守住“吃粮买得到”的底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稳粮价,就是要在掌握粮源、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善于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加强价格监测和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确保市场粮价稳定在合理区间。
二是深化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央承担首要责任的同时,全面落实省级人民政府在粮食生产、流通、稳定区域市场和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的责任。国务院关于完善和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文件正式下发后,国家有关部门将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拟定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的督查和考核。
三是深化粮食储备管理机制改革,提升服务宏观调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地方储备粮主要是用来保应急、控粮价、稳市场,是区域内应急保供的第一道防线。要按照“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责权清晰、监管到位、保障有力”的原则,深化储备粮管理机制改革,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政府宏观调控。
四是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构建国有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经营方式。要按照“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基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主动融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与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经纪人的合作,发展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五是深化粮食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切实转变粮食行政管理职能。要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粮。省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着重在市场调控、储备管理、行业建设、市场监管、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突出服务“三农”,着重抓好粮食收储、储备管理、军粮供应、应急保供、流通统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质量监管等工作。
六是深化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改革,为政府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扩大粮食统计调查的社会覆盖面和提高粮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是各级粮食部门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推进粮食流通统计职能整合,归并管理,避免力量分散、数出多门。要大力精简统计指标和报表,要加强粮油信息工作,强化粮情监测预警。要完善统计调查体系,要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七是全面实施“粮安工程”,提升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部署的重要任务,要把“粮安工程”作为粮食安全的守底线工程,放到农业现代化大局中统筹布局、协调推进。继续按照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整省推进的原则,加快主产区“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同时做好其他地区的仓房维修工作。大力推进节粮减损,今年再为242万农户配置标准化储粮装具,启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科学储粮专项试点,在粮食流通各环节推广节粮减损新设施、新技术。
八是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兴粮工程,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软实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要与企业建立创新联盟,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扩大“四合一”、低温、气调储粮技术应用覆盖面,加快生物降解真菌毒素等新技术工业化应用试验。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继续实施“百千万”创新人才工程。
中央纪委驻国家粮食局纪检组长赵中权,对2014年全国粮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14年全国粮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的重要部署,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对违反党纪政纪和涉嫌违法案件查办工作,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为重点,聚焦中心,突出主业,切实转变职能、转变方式、转变作风,提高履职能力,为全面深化粮食流通领域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纪律保障。一是聚焦中心任务,加强对全面深化粮食流通领域改革的监督检查。坚持把贯彻落实全面深化粮食流通领域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部署作为一项政治纪律,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继续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国家涉粮政策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二是严明政治纪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明党的纪律,维护中央权威。坚持不懈地抓好作风建设,坚决纠正“四风”。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严肃党内生活,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切实推动权力规范有序运行。 抓紧制定《粮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年-2017年实施办法》。探索建立对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全面推进粮食系统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四是加大惩治力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和涉嫌违法案件。进一步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管理机制。加大对涉粮案件的查处工作力度。依法依纪、安全文明办案。五是切实转变职能,加强纪检监察机构的自身建设。要依据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规转职能。要以法治思维转方式。要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作风。
国家粮食局徐鸣副局长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工作,确立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2013年12月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专题听取粮食工作汇报,研究粮食工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粮食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粮食部门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制订具体贯彻方案,明确具体载体和抓手。二是要统一思想,借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工作的强劲东风,形成粮食工作的强大动力,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三是要注重拓宽思路,如何搞好粮食全流通,要有措施、有办法,不要以固有思路束缚手脚,更好发挥市场和政府调控“两个作用”。四是各地区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带动全局。“粮食工程”是系统工程,要树好总体目标,分步实施完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