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杏花岭分局杨家峪派出所采取“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法 稳步开展“城中村”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工作
随着“四项战役”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公安杏花岭分局杨家峪派出所根据辖区特点,将“城中村”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工作列为当前重点工作,多次召开所领导和社区民警会议,针对辖区“城中村”治安难点乱点和瓶颈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开展了“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的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工作动。
一、采取一村一档,实行一村一策。工作之初,杨家峪派出所针对“城中村”治安难点乱点问题,先行研究制定了统一的 “一村一档”采集模板,使社区民警工作有方向,有重点,不重复。一方面,围绕“城中村”人、事、物展开集中摸排,对“城中村”各项数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另一方面,围绕各“城中村”自身特点,要求社区民警提出具体的整治重点、整治办法和整治步骤,定期分析,通过“分类细化”,开展“分批整治”,突出整治工作长效化。
二、突出两个重点,强化工作实效。“城中村”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聚集,人员结构复杂且流动性大,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是派出所工作的重点及难点。“管住了人,就管住了案和事”,杨家峪派出所以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为切入点,于2014年10月28日集中全所警力,联合巡警大队特勤队员20人,记者全程跟踪采访,兵分两路对伞儿树村和道场沟村进行治安清查集中行动,拉开了“城中村”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工作序幕,按照“以点带面、先难后易”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辖区整治工作。
三、抓好三防建设,注重打防结合。“城中村”地理位置特殊,治安任务复杂,发案高,警员少。抓好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工作,对于派出所打击犯罪、治安防范工作极其重要。杨家峪派出所积极争取各个社区的大力支持,讲明利弊,宣传效果。一方面,针对城中村进出口多,防范漏洞缺口较大的情况,封闭一部分没有必要的出口,留下必经之路。另一方面,针对城中村环境复杂,死角盲区较多的情况,积极推进“天网工程”,加强视频建设。辖区享堂社区今年投资400余万,对小区视频探头进行了更新和增设,组建专职小区巡逻队,增设巡逻电瓶车,全天候全方位开展治安巡逻,使得小区发案率大幅下降,群众满意度大幅上升。
四、围绕四个结合,完善群防群治。“城中村”治安任务繁重,警力紧张,针对此情况,派出所依托警务室,带动三支队伍(辅警、专职治保人员、义务巡防员)和四方力量,警民联动,实现警力延伸。一方面,利用治保人员人熟、地熟、说话管用的优势,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利用辅警、义务巡防员、社区网络员等加强信息联动,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网络。
五、开展五项行动,突显专项整治。杨家峪派出所通过开展小旅馆集中整治摸排专项行动、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清查专项行动、消防隐患专项排查行动、治安乱点专项整治行动、“打黄赌 铲源头” 专项行动和深入开展“城中村”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工作,与当前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征地拆迁和农村换届选举工作有机结合,盯住“城中村”突出问题,开展多层次整治,突出“分类别专项整治、分层次滚动整治、定目标重点整治”,带着问题开展整治,增强工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避免整治“雷声大雨点小”。第一阶段,杨家峪派出所通过边排查边整治,边整治边排查的循环深入工作,新录入暂住人口410人,新办理居住证120人,新登记出租房屋118户,检查场所47家,下达治安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6份,摸排交通隐患2处。
六、实施六位一体,加强联勤联动。派出所主动与街办、执法中队、工商、文体局、社区(村)展开联合行动,紧密加强协作,形成整治合力。行动中条块结合、多管齐下,不断强化打击力度,实现“城中村”治理标本兼治,不断提升辖区群众满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