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十二年探索大学生传承“非遗”

10.04.2017  17:46

“我真是爱花鼓爱到心坎儿里了。”时至今日,学生王金秀的这句话仍然让安徽科技学院团委的张聪老师感动不已。作为大学生花鼓艺术团的指导老师,每当张聪向新成员介绍“团史”时,一定会向她们提起“学姐”王金秀的名字。

安徽科技学院是国内唯一一所位于县城的本科院校。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凤阳花鼓发源于安徽省凤阳县,是一种集曲艺与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

2013年,该校首次推出凤阳花鼓主题演出“中都鼓韵”,在全校师生中引起轰动,王金秀当年正是花鼓队的队长。不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14年,王金秀不得不离开校园。

毕业前的那个晚上,她独自一人,将整个排练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将每一件戏服和每一个鼓道具都摆放整齐。最后,她给张聪老师留下一封信:“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武器,有了它,我们才能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年之后,正逢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花鼓艺术团成立10周年,“中都鼓韵”花鼓主题演出首次走出室内,进行露天演出。令人动容的是,已经毕业的“老团长”王金秀带着有孕之身重回校园,坐在台下含着泪看完了整场表演。2016年9月,她再次来到了演出现场,陪在身边的,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谁说大学生不爱非遗文化,他们只是缺少接触的机会,一旦走近它,就会被它深深地吸引。”作为凤阳花鼓非遗传承人,张聪感慨道。

从2005年成立大学生艺术团花鼓队,到打造“中都鼓韵”主题演出,再到校花鼓队登上央视、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的舞台,12年来,作为非艺术院校,安徽科技学院始终自觉地将传承、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视为己任,试图通过非遗传承与思想引导相融合的高等教育实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代大学生能否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近水楼台 责无旁贷

安徽科技学院团委书记施培智来到共青团岗位之前,学校的花鼓队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如同众多非遗文化的现实境遇一样,凤阳花鼓也面临着传承断档的困境。县里缺少专业的演出团体,校花鼓艺术团承担了县里的外事演出任务。

不过,在施培智和同事眼里,那时学校花鼓队的演出形式和节目编排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纲领,还有些“老套”,“青春味”不够浓厚。如何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以整体化的表演形式去演绎花鼓,形成真正的“文化产品”,成了校团委想要迫切解决的课题。“当地民间艺人的演绎和传承有着时代局限性和家族单一性,所以我们要让花鼓艺术完成大众化、时尚化、青春化的转型”。

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施培智带领学生去花鼓艺术的诞生地凤阳县燃灯乡进行实地调研,与民间花鼓艺人深入交谈,现场请教学习,录下影像资料,梳理编排内容。经过几个暑假的田野调查,师生们将花鼓艺术“吃”透,将最乡土、最真挚的艺术形态和表达方式完整地搜集起来,融入到大学生的花鼓表演中去,加深了大学生对花鼓艺术的理解。

学校邀请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指导特聘教授与指导教师,签约专业作曲家3名,原创花鼓曲目8首,改编12首。在此基础上,2013年9月,安徽科技学院正式推出转型之作,原来的单个节目被整合成了主题演出“中都鼓韵”。演出围绕历史之远、记忆之悲、改革之先、科院之光、复兴之愿五个篇章,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再现花鼓的悠久历史与社会变迁,展现凤阳之地特有的求索精神、改革精神。

“要提高花鼓在青年中的认可度,让大学生和青年感兴趣,就要用新媒体的手段来传播这门艺术。”据施培智介绍,学生通过校团委微信平台“安科小团”,参与网上领票和优秀节目投票,也实现了台上台下的充分互动。

2013年,学校KAB创业俱乐部在校团委指导下,注册成立中都鼓韵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安徽省首届“创青春”青年创业大赛荣获银奖。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来自福建的大二学生李淑芬也是十足的“花鼓迷”。

“我们没有舞蹈天赋,加入不了花鼓艺术团,但可以传播花鼓艺术,将其变成文化产业。”据李淑芳介绍,公司开发出由校“凤画研习会”手绘的小尺寸、便携版定制花鼓,推向市场进行销售,同时与旅游景点、公益项目、各大剧院深度合作,面向青少年观众,将主题演出作为还原历史场景教学的课堂。此举既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也从市场化的角度开辟了非遗传承的新路子。

“学校‘扎根’凤阳,是‘近水楼台’,传承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在施培智看来,花鼓队的200多名队员、校内数千名花鼓爱好者,即使他们离开校园步入社会,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起到传播、传承花鼓艺术的作用。

如何才能成为花鼓艺术的“传承人”

“我一直以为,花鼓不是我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接触’的东西,直到迎新晚会上看到了《中都鼓韵》,感觉超级震撼,内心被彻底征服了。”刚一入校,管理学院的李曼就下定了决心追随这门传统艺术。不过,作为一名没有专业艺术功底的普通大学生,要想成为花鼓艺术的“演绎者”,艺术道路上付出的努力决不亚于当年备战高考。

校花鼓队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制度,具备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经过培训、筛选,最后才能正式入选,然后从“C队”逐级晋升到“A队”,最终成为“当家花旦”。

“舞蹈过程中必须确保准确地击中巴掌大的鼓面,很多老艺人练了一辈子,而我们是刚刚起步。”如今已是花鼓队队长的李曼回忆道,“几乎每个队员的手指都被扣环磨破过,可是这些女孩子没有一个叫苦的,大家拼命苦练,生怕被淘汰,失去登台的机会。”

花鼓艺术团的舞蹈编导老师张聪是山东人,一开始,手风琴专业毕业的她对于花鼓完全是个“外行”。为了指导学生,她“吃苦在前”,如今已是凤阳花鼓的非遗传承人。

“孩子们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下课就赶来训练,中午累了就在地板上靠一会儿,每到暑假,她们都主动请缨,询问集训的时间。”据张聪介绍,每个团员都打坏过好几个鼓,现在修鼓已经成为他们的必备技能。在她看来,只有对花鼓有着痴迷般的感情,才有资格成为艺术的“传承人”。

2016年6月,安徽科技学院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名单。校方为花鼓艺术团提供了多功能剧场、排练厅、道具室、档案室等作为花鼓传习场所。在基地的一间陈列室里,花鼓队历任队长的大幅舞蹈艺术照在洁白的墙面上一字排开,几乎每一位新入队的同学推开陈列室的大门时,都会叹服于这些青春与传统完美结合的艺术剪影。

“许多队员进入花鼓艺术团后确立了这样的信念,花鼓不仅是文化 ,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它传承下去。”张聪说。

校级层面为何不再组织“综艺晚会”

文化传承的背后是思想的引领,这是安徽科技学院团学工作的出发点。自2013年起,该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校级层面不再组织“通俗意义上”的综艺性晚会,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入学教育的主题演出——“中都鼓韵”以及“五四表彰典礼”。

“对于现在青年文化泛娱乐化倾向,我们十分担忧,大学的晚会不是一味让学生娱乐的,不能以搞笑、搞怪作为主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不能只考虑如何迎合学生,更要考虑如何引导教育他们。”在施培智看来,花鼓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载体,只有通过花鼓讲历史文化,用先进思想进行引领,才能引导激励青年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为了丰富作品的精神内涵,我们除了研读大量明代史料,理清历史脉络外,还专程前往小岗村,走访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走访在岗位上献身的小岗村村支书沈浩居住、工作的地方。”施培智说,“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形式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构筑源自传统、解释当代、面向未来系列精神,构建阐释中国精神的话语体系。”

为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先后成立花鼓文化传习基地、明文化研究中心、大学生花鼓艺术团等多个学生团体。2015年11月,《中都鼓韵》获评团中央全国国学教育百强项目称号。在校团委的指导下,该校还成立了创新型团组织“大学生花鼓艺术团团支部”,旨在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与吸引力,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在服务青年的同时,起到引领青年的作用。

据了解,凤阳县政府将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共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联合举办传承人培训班、传习工作研讨会、展演等活动。前者在资金、师资、政策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待到凤阳大剧院、中都遗址公园建成后,双方将谋划“天天一台花鼓戏”、“大明王朝”等实景演出,使“中都鼓韵”等展演常态化,提升凤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