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五位一体综合治理 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山西:水土流失减少 农民收入增多
本报太原7月16日电(记者 刘鑫焱) 行进在山西永和县芝河源头,仰望有梯田,斜坡有林草,谷底有良田,一派生机盎然。
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老天爷哪天不高兴,一场大雨全冲没,哪敢下肥,产量低得可怜。”说起曾经的“苦”,坡头乡赵家沟村的宋乃平尤感现在的“甜”,“综合治理后,水土不跑了,产量提高了,收入增加不少。”
山西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约10.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9%。贫困人口也多分布在水土流失区域,恶劣的生态环境与贫困交织,生态治理、脱贫攻坚难度大。
永和县根据地形地貌特点,探索出坡耕地改造、坝滩联治、经济林栽植、荒山造林、设施改善“五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项目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县水利局局长药虎奎介绍,“水、土、肥‘三跑田’变成‘三保田’,还能机械化种地。”据了解,经综合治理,芝河源头小流域坡耕地亩均增收200元左右,人均增收1250元;坝滩地亩均增收500元左右,人均增收265元。
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的隰县,采取“垣、坡、沟”综合治理以及“山上梨果、山下粮田、坡面草灌”治理模式,超六成的水土流失区域得到治理,还“抢出”基本农田13.2万亩,均已调整为梨果栽植。“十二五”期间,全县靠梨果产业脱贫的有5930户、12839人。
按照“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原则,山西创新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乡宁县民营水保大户张连水,十几年来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土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余平方公里,营造林地近8万亩。目前,山西有民营水保大户30万户,累计投入治理资金30多亿元,治理“四荒”地8000多平方公里。不少水保大户通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让当地农民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实现增收。
昔日的瘠坡薄地,如今变成“钱粮囤”;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绿色银行”。截至2015年底,山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万平方公里,其中建设基本农田、营造水土保持林面积分别占总治理面积的25%和57%。山西治理水土流失在取得显著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为农民脱贫增收拓展了空间。去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
来源:《人民日报》2016年7月17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