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何时不再望“水”兴叹
本报记者 林火灿
近日,由新华网与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水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水务行业PPP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但社会资本不敢进入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因此,应加快探索建立和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推动PPP项目顺利落地。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说,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达500多亿立方米,近三分之二城市不同程度缺水,但用水方式比较粗放,水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污水处理量为445亿吨,供水量为641亿吨。据测算,到2018年,全国污水处理量将达674亿吨,供水量将攀升至724亿吨,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8.7%和2.4%。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显示,今年3月末污水处理、供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项目总数是1372个,约占项目总数的17.77%。相比1月份,污水处理项目新增647个,污水处理新增投资额达11557亿元。
“这么大的治理需求,仅靠财政的投入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撬动社会资本,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实现水务领域产品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巡视员孟春说。
不过,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巡视员张丽娜指出,目前财政部项目库里涉水方面的项目达到1400多个,但相关的试点才启动12个。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合作中心副主任王宁表示,与传统的政府投资行为相比,PPP项目从偏建设、偏工程转向重绩效、重服务从单一的项目延伸到综合治理项目包。流域治理项目综合业务强、河道整治、海绵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内容,恰好对接了PPP模式,给具备资本、技术、资源整合能力的众多服务商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与会专家指出,水务与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因此,需要更规范地运用PPP模式来推进水务行业的科学发展。
专家建议,要提高水务项目吸引力,解决社会资本不愿意进的问题,对涉及公益性强、盈利能力弱,回报率低的水利设施的项目,可以通过政府的投资补助、财政补贴、价格机制等综合措施解决项目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此外,要加强服务和监管,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提高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质量。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