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接待游客7亿多人次 山西旅游在70年里“破茧成蝶”

28.09.2019  07:54

  1955年,我省第一座涉外宾馆迎泽宾馆(东楼)开业;1959年,第一家国际旅游接待部门——中国国际旅行社太原分社成立……27日,省文旅厅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旅游在70年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完成了从接待事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跨越。去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近7.0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728.7亿元。

   开始兴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旅游以完成外事接待任务为主。1955年8月,我省兴建的第一座涉外宾馆迎泽宾馆(东楼)开业。1959年,第一家国际旅游接待部门——中国国际旅行社太原分社成立。山西旅游业开始萌芽。1974年,山西省中国旅行社和山西省华侨旅行社与国旅太原分社合署办公,负责华侨、港澳同胞探亲旅游接待服务。

  真正意义上的山西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起来的。1978年全省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山西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世满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全社会对旅游业认识的不断提高,山西国际旅游步入发展轨道,国内旅游开始兴起。” 1979年3月,山西省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负责对全省旅游工作的行业管理和规划。在随后的5年里,全省各市、县(区)相继建立旅游局和旅行社等机构。1986年3月,山西省旅游局成为省政府直接领导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同年,我省将旅游业发展纳入“七五”规划。

   高速增长

  “九五”以后,旅游业整体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旅游经济这个名词应运而生。当时,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旅游业真正作为产业来办”。据统计,1995年至2000年全省旅游创汇收入年均递增19.3%,国内旅游收入年均递增38.8%,全省旅游总收入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进入新世纪以后,山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在市场定位方面,实现了由发展入境旅游为重点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转变。从2006年我省将旅游业确定为四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到2016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富有特色和魅力文化旅游强省的宏伟目标。“十一五”后,我省旅游业经历了6次产业定位调整。“6次产业定位调整,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明晰。随着旅游业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高速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邵琦认为。

   成绩斐然

  2016年底,我省旅游改革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省市旅游局“升格”旅发委。2017年,全省149家景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山西省文旅集团挂牌成立,确立了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篇旅游大文章的全新思路……2018年,我省着力锻造新的三大旅游板块,把山西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就在这一年,“诗与远方”走到了一起,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成立。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策划包装了万亿元文旅项目,吸引了华侨城、银泰集团等一批大集团、大企业落户山西;对新创建的5A级景区、4A级景区分别奖励500万元、2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5000公里,构建总里程13060公里的“城景通、景景通”旅游路网格局,累计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540座;雁门关景区、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先后获评全国5A级景区。

  截至目前,全省涉旅企业发展到2.4万家,星级饭店226家,旅行社879家,旅游专业院校4所,持证导游1.6万余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2万人。“山西好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从业30多年的山西商务国旅董事长贺志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