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打造网格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综述
小网格构筑大平安 小事情赢得大民心
打造首都“护城河”,建设三晋“平安城”。
近年来,面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与经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通过顶层设计、课题引领、试点先行、全面推进,逐步构建形成了以公共安全、社会服务、居民自治网格化和知责、履责、问责为核心的“三网一教育”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在发现问题隐患、快速传递信息、反映社情民意、服务基层群众、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晋中经验已成为“山西范式”在全省推广,并在中央综治办工作座谈会和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成为全国、全省的标杆和典型。
夯实基础,不断完善体系建设
——从组织机构、信息平台、人员队伍、经费保障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进一步健全“四级平台、五级联动”运行体系,使之真正成为基层平安创建体系化、信息化、一体化的载体
健全组织体系。我市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是从2010年8月开始起步的,由市委书记张璞主持设计。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综治办牵头,以市、县(区市)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纽带,以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整合多部门力量,融合共享政务大厅、信访接待大厅、110指挥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资源,构建形成全市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健全信息平台。全市建立市、县(区市)、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基础网格五个层级,在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通过整合计生、公安、司法、民政、人社、住建、工商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将平安建设、公共服务、社情民意、应急处置等各类服务管理信息纳入系统,形成全面覆盖、动态管理、联通共享、功能齐全、反应快捷、指挥高效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并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信息平台联动,确保各级平台实现实时数据传输、指挥调度和监督评价的联动运行。
加强队伍建设。我市着力加强四级中心队伍建设,充实专业工作力量。全市统一为市、县两级网格办配备了全额事业编制的专职工作人员,认真选配基础网格长,全市划分的7000余个网格的网格长已全部配齐,并对网格长队伍进行了整合,提高了服务效率。
细化基础网格。去年全市深化网格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后,按照市委书记张璞,市委副书记、市长胡玉亭提出的“疏密得当、全覆盖、保重点”的要求,把城区、城中村、城郊村作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全面展开“缩网”工作,通过增加网格数、配强网格长,进一步实现服务管理的精细化,确保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
落实经费保障。各县(区市)普遍建立了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将县级中心运行费用、网格长补助纳入了财政预算,保障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常态化运行。
转换升级,确保体系实效运行
——着眼平安建设的实际需要,对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进行了新的定位、升级,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体系的规范、高效运行和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
转换主体功能。在继续巩固提升“公共安全网、社会服务网、居民自治网”的功能定位,做好公共服务、社会事务类事件的统一受理、分流处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各级平台服务和保障“平安晋中”建设的工作职能,紧紧围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以及法制宣传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一定位,在规范提升原有“三网”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平安建设的功能定位,使各级中心上下联通、便捷畅通的平台优势和网格长身在基层、熟悉情况的基础优势有机结合、充分彰显。
转换网格定位。根据实际,将网格长职能定位到信息报告员、矛盾排查员、人口协管员、隐患发现员、法制宣传员“五大员”上,并采取定人、定岗、定责、定酬的方式,制定对基础网格长选聘、保障、履责、监管和考评的办法。
市综治办制定了全市“平安网格”创建的考评标准,对基础网格12项平安创建指标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充分发挥网格长发现问题隐患、快速传递信息、服务基层群众的群防群治作用,使网格长“处理小问题、上报大问题”成为工作常态,将基础网格打造成为平安建设的细胞工程。
升级责任追究。各职能部门将服务管理事项与网格化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并严格履行各项服务管理职责,及时有效地办理各级平台指派的事件。强化对各职能部门事件办理情况的考核,对没有特殊原因而到期未处置的,视情况下达督办通知或采取黄牌警告;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工作推诿扯皮,导致发生重大案(事)件或造成恶劣影响、产生严重后果的地方和部门,提出“一票否决”(警示)和责任查究建议。
升级考核导向。市、县两级综治委督导组,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各级中心运行情况实行常态化督导检查。充分发挥综治考核、随机督查的导向作用,专列考核项目,加大赋分权重,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严格兑现奖惩,并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抓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情况纳入各项综合考评内容,记入综治工作实绩档案,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推进全市社会服务管理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长效化发展。
完善机制,推动工作高效运转
——把制度建设、体制完善放在突出位置,在建立完善12项基本工作制度和6项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创新,确保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上下一致、衔接有序、高效运行
强化重点督办制度,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结果。平遥县建立无缝隙督办机制,对一些重大、疑难和超过规定处置期限的信息实行“三级跟踪督办”:一级由中心通过网格化系统督办;二级由中心采取电话或短信形式再次督办;三级督办以《社会服务管理专刊急件督办函》报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批示处置。
强化分析研判制度。通过及时汇总和分析研判,实现对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情况的实时掌握和动态跟踪,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矛盾冲突的升级和群体事件的发生。
强化组团服务制度。通过全面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组织服务团队,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积极性,筑牢网格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群众基础。
强化培训制度。围绕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丰富培训形式,优化培训内容,定期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发挥效能,助力基层平安建设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的作用和优势,与基层平安创建的具体要求进行有机对接,在全力服务和保障“平安晋中”建设上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去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各类事件60万件,其中与平安建设息息相关的各类事件占到全部事件的近50%,处置率达到98.3%,做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乡”,有效缓解了社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被基层干部和群众形象地誉为加强平安建设的“集团军”、群众反映诉求的“直通车”、排查矛盾隐患的“顺风耳”、破解热点难点问题的“专家团”和基层党组织、党员联系群众的“新平台”。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为民服务的“贴心网”、社会稳定的“安心网”和党员群众的“连心网”,真正实现了“平安在网格,幸福在网格,参与在网格”。
广泛排查助平安。发挥网格长分布广泛、地域相邻、人员相熟的优势,在县乡两级基层综治办的组织下,把矛盾纠纷排查、社会治安排查、安全隐患排查、重点人员排查“四项排查”纳入网格员日常排查工作内容,实现了排查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对及时发现问题、因情施策处置、提升社会面掌控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1至7月,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事件4550件,处置4456件;安全隐患事件33701件,处置32989件;社会治安隐患事件6711件,处置6539件。我市还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推进网格化科技护路,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全面纳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中,确保铁路安全畅通。
化解矛盾助平安。把“网调对接”机制作为“大调解”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全市7000多名网格长全部纳入调解队伍,组织网格长积极协助乡村两级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化解在了萌芽状态。今年以来,通过网格长化解的矛盾纠纷达到了2000多起。
综合治理助平安。围绕全省“六六创安”工程的总体部署,通过各级平台和网格长全面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重点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事件5665件、特殊人群帮扶事件2392件、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事件1654件。网格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成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有生力量和重要补充。
治安巡防助平安。将网格长作为群防群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助专业警力和治安联防队伍开展日常治安巡防活动,解决了基层治安巡防力量不足的问题。
服务民生助平安。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运作模式和首问首办责任制、代理服务制等有关制度,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的便民服务。仅去年一年,全市共受理各类公共服务类事件139234件,处置136353件,处置率达97.9%。
法制宣传助平安。通过重要节点参加统一宣传活动和日常送法上门等活动的开展,积极发挥三级平台和网格长在深化法治晋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今年1至7月,全市共进行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5001人次,为“法治晋中”建设增加了正能量。
记者 郝 青 宋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