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打造基层“顶梁柱” 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

20.08.2014  10:21

  ●定出“硬杠杠”,乡镇正职须有乡镇工作经历

  ●构筑“蓄水池”,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

  ●提高“含金量”,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寿阳县宗艾镇镇长柳宝平联系了10家农户,翻开他的工作笔记,每户人家的家庭情况、困难诉求,都记得清清楚楚。今年7月,周家垴村一位70多岁的空巢老人突发脑出血,他和包村干部陈红星联系救护车,将病人及时送往15公里外的县医院,老人最终化险为夷。这是我省广大乡镇干部守望一方乡土、服务一方乡亲的生动写照。

  我省有1196个乡镇,处在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枢纽地位;乡镇干部作为“顶梁柱”,上顶梁下接地,处在为民服务的最前沿。无论是乡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精彩转身”,还是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问题,都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扎实、适应农村工作需要的乡镇干部队伍。

  实践证明,一个有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关键是要有优秀的“一把手”。省委今年出台政策,加大了选拔使用乡镇干部力度,规定:选拔担任乡镇党政正职的,应有2年以上乡镇领导工作经历或3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乡镇领导班子中具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人员不少于2/3;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乡镇党委书记任职经历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改进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乡镇机关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这些干部晋升的“硬杠杠”,有效激发了乡镇干部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

  打造一支过硬的乡镇干部队伍,有赖于构筑培养选送人才的“蓄水池”。我省坚持从优秀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同时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重视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探索开展从优秀工人和农民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注重从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择优调任乡镇领导干部。为确保选拔出真正适合乡镇工作需要的优秀人才,省委规定,考录乡镇公务员制定方案前,要听取乡镇党委意见。与此同时,各地强化乡镇干部教育培训,乡镇干部每人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

  “手中无米,唤鸡不来”。做好服务群众这篇大文章,不仅需要把“精兵强将”充实到乡镇,更需要把“真金白银”投入到乡镇。我省统筹完善工资待遇政策向乡镇倾斜的具体办法,省财政为每个乡镇一次性补助1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跟进,用于集中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各地规范乡镇党委工作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工作、考勤、外出报备制度,狠刹乡镇干部“走读风”。(记者田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