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局统筹部署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
3月20日,省局举行全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总局对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最新安排要求,总结表彰2014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任务,专业培训抽样人员。赵光国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刘建国副局长总结和部署工作,张少杰总检验师主持会议,各市局分管副局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检验机构负责人、省局相关处室负责人、部分县局抽样人员等180余人参加了会议及培训。
会议认为,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按照省局总体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初步形成了集中统一的抽检监测工作机制;强化业务培训,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抽样队伍;坚持问题导向,发现和查处了一批突出问题;实施督查督办,核查处置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全年完成抽检监测4425批次,其中国抽2575批次、省抽1850批次,发现问题532批次,问题发现率为12%;核查处置问题样品497批次,核查处置率为93.4%;在预防和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的同时,对查处各类食品案件的贡献率达到5.3%,问题发现率、核查处置率和案件贡献率均名列全国前茅,受到国家总局充分肯定。
会议指出,全省抽检监测工作体系刚刚建立,客观上面临机构改革不到位、队伍人员缺乏、制度规范不健全、技术手段不高等挑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2015年抽检监测工作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调配合,实行“三集中、两突出”:集中抽样、集中检验、集中整治,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单位,充分发挥抽检监测专业性、技术性和指导性作用。全年安排抽检监测任务5899批次,明确了食用油、肉及肉制品、粉条粉丝、新鲜蔬菜、水果及其制品、水产品、瓶(桶)装饮用水、调味品(含火锅底料)、白酒、月饼(含糕点)、豆制品、乳制品、餐饮具等13类食品为重点品种,大型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为重点单位。
赵光国局长对抽检监测工作明确提出四项要求:一要更加重视抽检监测工作。抽检监测是发现内在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科学分析和判断形势的重要依据,是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武器,全系统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抽检监测工作放到与行政审批、监督执法同等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实。二要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抓住生产源头,善于发现制假售假、非法添加和“潜规则”问题,以本省产品为主,提高发现问题的质量。三要更加注重结果的应用。核查处置是底线,稽查上要加大力度,处置到位;对检验发现的问题,食品生产、流通、餐饮都要从各自角度分析原因,排查整治;检验机构要针对问题和形势,加强定性、定量、定位的分析和研判,为监督执法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四要更加注重抽检监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工作考核,花好用好工作经费,提高抽检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会议表彰了太原市局、吕梁市局、晋中市局、阳泉市局、长治市局、省药检所、省食检院、省稽查总队等8家抽检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忻州、临汾、晋城、大同、朔州、运城等6家抽检监测工作优秀组织单位;省食检院副院长梁宝爱、省食药检所业务室主任史岑分别就食品生产及流通环节和餐饮环节抽样细则进行了讲解和培训。(文/王飞 图/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