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青铜器”进社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今日上午,山西博物院工作人员带着馆藏鸮卣(xiāo yǒu)、青铜觚(gū)、铜镜共3件青铜器复制品,来到了迎泽区老军营小区第一社区。30多位居民近距离接触青铜器,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感受三晋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许,3件青铜器依次摆放于社区图书馆,吸引了不少前来欣赏的居民。一位居民说,那个像猫头鹰的青铜器模样好“萌”呀,外形酷似“愤怒的小鸟”。工作人员解答说:“这个猫头鹰造型的文物叫鸮卣。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卣就是古代盛酒器,这个鸮卣为商代青铜盛酒器。”
工作人员捧起青铜觚说:“青铜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合金,大家猜猜,我手里这件酒器怎样使用?”“醒酒器?”“分酒器?”“喝酒的大酒杯?”居民纷纷抢答。几分钟后,工作人员解释:“古人的酒具非常讲究,盛酒、饮酒,温酒、调酒,划分很细致。这是觚,是一种饮酒器,通常也被用作礼器,在古时重要的‘乡饮酒’礼中,所操酒器即是觚。”
以史为鉴,以水为镜。古人最早是以水看自己的倒影从而照面。到了汉代,铜镜变得多种多样。说话间,工作人员拿起一面铜镜问道:“这样的铜镜能照面吗?”现场居民不约而同地摇摇头。工作人员说:“是的,现在的它不能照面。可是,铜镜在刚铸造好时,那可都是金灿灿的,绝对能够照面。作为文物的铜镜经历了上千年,金属元素氧化和环境等的影响,才成了现在的模样。”
“今天带来的是馆藏文物复制品,欢迎居民前往山西博物院观看实物!”在讲解中,工作人员提醒。不过,复制品有一样好处,那就是居民可以上手摸一摸它们的纹理,从而对青铜器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这不,3件复制品在居民手中传来传去,你看罢,我拿起,不亦乐乎。66岁的张志良还把它们放在光线最好的地方,用相机“咔嚓咔嚓”拍了好一阵子。看着居民们兴致勃勃的样子,山西博物院工作人员也特别高兴,他们说组织这次活动,就是为了让公众了解文物,感受三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