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燃烧的文明之火——西侯度遗址火种采集仪式侧记

20.05.2016  08:50

5月19日,上午9时,在母亲河急转东去的肘弯里,芮城西北隅的一个叫做“西侯度”的小山村万众瞩目,“一堆圣火”的文明之光,即将穿越亘古,点燃时代的火炬。

180秒的背景音乐,奏响了西侯度遗址火种采集仪式的序曲。

远山苍茫,旗风猎猎。

18名圣火少女,身穿白衣,头戴花环,缓缓走向天火台,犹如一条洁白的丝带,连接着时间的长河。在山风的吹拂下,裙摆飘扬,18名少女犹如银光闪闪的文明鸽,轻舞翅膀,翩然而降。

高台上,日晷外形的天火台,将时间概念和圣火标志有机结合,标志中托起的双手表现了人类对天火的渴求和敬畏,层层叠叠的火苗暗合了西侯度特有的地形地貌,弯曲的弧线暗示了黄河转弯处的古老文明。

这时,一个苍劲的声音从远古传来:“圣火熊熊,赤焰腾腾,暖我寒躯,予我肴羹……圣火炀炀,其道大光,奕世载德,薪传流芳。圣火惶惶,其道得彰,安族与魂,祖国以光。永昌,永昌!天下归心兮来远方,共祁光明兮道无央……

当圣火少女准备用凹镜迎取天火时,本已是乌云密布的天空,奇迹般的云开雾散,阳光四射,现场观众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掀起了取火仪式中的第一个高潮。

时空叠影。上世纪60年代,一批孜孜以求、严谨细致的考古工作者来到了这里,唤醒了那沉睡弥久的历史记忆。把人类用火的历史从7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又向前推进了110万年,让西侯度遗址成为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圣火少女手执取得圣火的火炬,缓缓走向圣火台,点燃圣火。此时,焰火喷发,火红的光芒中,由138名师生组成的合唱团齐声合唱主题曲《西侯度·火之魂》,歌曲分别用了美声、民族、现代的唱法,气势豪迈深情,充分体现了西侯度这堆文明之火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特征。

弦歌盈耳,史韵悠长。据传“西侯度村”原名为“人疙瘩岭”,殷商年间,西伯侯姬昌母子曾落难在此,并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救助,在脱离困境之后,姬昌给村民赠送了很多财宝,村民为了纪念这一段时光,就用所赠财宝盖了西伯侯庙,并将村名改为西侯度村。

悠扬浑厚的歌声渐去,圣火传递开始了!第一棒火炬手芮城旅游形象大使李燕妮点燃火炬后,热情的村民敲起流传了数百年的背花锣鼓,使远古与现代,粗犷与文化交织成了强悍、刚毅的交响曲。圣火精神亦如火炬传递一样,在传承文明薪火、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击打出推进历史前进的豪迈步伐,在黄河母亲千里沃野、万世丰饶的宽厚臂弯之中,中华文明从远古而来,奏响了崭新的乐章,西侯度遗址必将成为我省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一张新名片。(记者吴炯 王荔)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