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大阅兵上的山西代表:观礼难忘牺牲的战友
魏志唐老人
两名演员在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听魏太合 老 人(中)讲抗战故事
抗战老兵李德欣接受记者采访
在这次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人群中,有这样一群幸运的山西人。他们中既有抗战老兵、支前模范、英烈家属,也有劳模、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优秀教师等先进人物,无论是来自繁华都市或者偏远之乡,他们共同分享中国人的骄傲,共同分享胜利者的荣光。(右图为部分受访者)
○编者按
2015年9月3日,一个全球瞩目,注定将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北京,天安门广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的盛大阅兵隆重举行。三军仪仗队,威武雄壮;军乐声声,战旗猎猎;东风浩荡,雷霆万钧;穿云破雾,战机轰鸣;飒爽英姿,军容扬威;和平宣言,传向世界……这场以史为鉴、守护和平、面向未来的国家庆典令国人骄傲,为世人称道。
在这次受邀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和受检阅的人群中,有这样一群幸运的山西人。他们中既有山西抗战老兵、支前模范、英烈家属,也有劳模、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优秀教师等先进人物,无论是来自繁华都市或者偏远之乡,他们共同分享中国人的骄傲,共同分享胜利者的荣光。
对于他们,这一荣耀而难忘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
如今阅兵式虽然结束了,但鸽哨依旧悠扬,传递着中华民族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的共同心声;歌声依然雄壮,抒发着中华民族走向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现在,在北京观礼阅兵式的山西各界人士已返回山西,记者回访他们,记录他们的感怀,听他们讲述那个伟大的时刻。
抗战老兵魏志唐:多想扔掉拐杖踢正步
70多年前,16岁的魏志唐怀着一腔热血走上抗日战场;70年后,已是94岁高龄的魏志唐老人心潮澎湃,受邀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并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这次北京之行很充实,看到了天安门,看到了习主席。现在日子过得很好,国家没有忘记我们,社会也没有忘记我们。”9月6日,在武乡县,载誉而归的魏志唐老人面对记者激动地说。
魏志唐,1922年出生在武乡县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6岁成为抗战民兵。1947年的一场战争中,魏志唐负伤,至今仍有一块残留的弹壳在腿中没有取出。魏志唐1955年转业到长治市人民银行工作,1984年离休。
“刚下火车,就看到好多人微笑着涌向我们,他们拿着鲜花,搀扶着我,还有好多旅客围着我们照相。”8月30日,魏志唐老人在家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了北京,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工作人员非常关心我们这些老同志的身体,一天三次量血压、测体温,照顾得无微不至,随车医生一天不知道要跑多少次看望我,真的很感谢他们,更感谢国家对我们的关爱。”
9月3日凌晨1点刚过,魏志唐老人就已经穿戴整齐,他说:“我太高兴,太兴奋了,睡不着啊!”终于等到早晨7点,魏志唐老人早早吃了饭,8点统一乘车到天安门西侧观礼台指定位置就座。
“参加阅兵的老兵们乘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时,习主席向大家挥手,军队向老兵们致敬,我当时激动得流泪,只能用力挥手。我多想扔掉拐杖,和这些年轻的战士一起踢起正步,接受检阅。”魏志唐老人矍铄的目光中透露出无限的自豪与骄傲。
对于阅兵,最令他关注的是10个空中梯队和27个装备方队。“那个年代,我们的国家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步枪都不是连发的,只能上一发子弹打一枪,而日本人的机枪,都是突突突的。但为了保卫祖国,战士们都不惜用血肉之躯捍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魏志唐说:“现在好了,看到那么多先进武器,知道咱们的军队强大了,咱们的国家强大了,再也不用挨打受欺负了。特别是看到这些参加阅兵的小战士之后,我对我们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
落后就要挨打!忆及70年前往事、谈及当时感受时,魏志唐老人依然激动。抗战时期,他曾目睹过无数群众和战友牺牲在日寇的铁蹄和枪弹之下;如今国家强盛、人民安乐,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到为国牺牲的战友,老人禁不住潸然泪下:“与我一起并肩作战的许多战友都牺牲了,我能活到今天,很幸福了。”魏志唐说,在天安门看到这么多威武的方队、先进的装备,这是他7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有了这么强大的国防,被欺辱的历史不会重演。
从阅兵活动现场回去后,魏志唐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既有对国家变得如此强大的感慨,还有这些天与老同志们朝夕相处即将分离的不舍。9月4日一大早,所有的抗战老兵都踏上归程,临行前,临汾市一位97岁的老战友握着魏志唐的手说道:“咱们一定要保重身体,再活个十年,等到八十周年阅兵时咱们再见!”
回来后,面对近期频频到访的媒体记者,魏志唐老人总是愿意大声多聊几句,尽管如此下去身体会吃不消。“高兴的事,就要多说说。”他用手反复抚摸着胸前的70周年纪念章说,历史没有忘记他们,他们也要让后人知道历史。“我们的国家要强大起来,需要我们所有中国人一起努力。”魏志唐说。
抗战老兵魏太合:我代表牺牲的战友们参观阅兵
“这次我去北京不仅代表我个人,也代表着我牺牲的战友,看到祖国这么强大,他们可以放心了。”9月6日,91岁的魏太合老人已从北京观礼大阅兵归来,但他仍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喜悦与激动中。
魏太合,长治市武乡县贾豁乡贾豁村人,1937年,加入129师386旅3团,后来与原部队走散,又加入385旅769团。他曾参加过关家垴、百团大战等数十场战役,后在河南辉县战斗中负伤致残,七级伤残。1945年5月复员。
今年,他作为抗战老兵代表之一赴北京参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这是他第二次到北京观礼阅兵,第一次是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的时候。
老人平时住在山西省荣军休养院,很多人闻讯后来看望他,每次面对大家提出合影的要求,老人都要从衣柜里取出一身叠出棱角的绿军装,穿戴好后,对着镜子又再三整理,这才来到拍照者的身边。
8月30日,魏太合与其他山西抗战老兵代表乘坐动车来到北京。在北京老人受到了很好的接待。“所有的工作人员对我们都非常尊敬。”老人说。
9月3日,魏太合早早起床。他穿戴好军装,把自己所有的奖章都戴在身上。“我的战友很多都牺牲了,奖章就代表他们,我要代表他们一起看阅兵。”他说。
9月3日八点半,大家统一乘车,前往观礼台,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老人找到自己的座位。阅兵正式开始时,老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各个方队。当第一队“老兵方队”从观礼台前经过时,老人站起来向老兵们敬礼。“我们都是幸运儿,在战争中我们活下来了,还有很多战士牺牲了,他们没有机会到北京,更不可能观礼阅兵。今年我们代表所有的老兵观看阅兵,就是要让其他老兵放心,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老人说。
抗战老兵李德欣:观看阅兵让人更懂得珍惜和平
“参加了9月3日在北京的大阅兵,我特别高兴,也特别激动。回来这几天,在北京的画面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作为一名老兵,那种国民自豪感油然而生。”刚刚参加北京阅兵归来的87岁抗战老兵李德欣,在武乡县光荣院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兴奋地说。
李德欣是武乡县贾豁乡龙王沟村人,1945年3月入伍,曾任129师第二野战军7旅19团警卫连7班班长,先后参加过上党战役、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在战斗中荣立过三等功一次,1953年6月复员回乡。
阅兵式开始,看着人民军队整齐的方阵、矫健的步伐和先进的装备,李德欣老人更是激动不已。他对记者讲:“以前和现在没法比,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当年我们武器装备特别落后,打仗只有步枪和手榴弹,枪只能打完一发子弹再上一发,打过五发枪就热得不能打了。现在的枪一打就是二十多发子弹。我们现在的国力确实增强了,阅兵仪式上的装甲车、坦克、导弹、天上飞的战斗机、大炮等,是我以前想都想不到的。”“在这次的阅兵仪式上,我们国家还邀请了好多的外国友人参与进来,这体现了我们国家大度能容天下的心态。”李德欣老人说,如今有的年轻人只知道贪图享乐,却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成千上万个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李德欣说:“我认为这次的阅兵是为了提醒我们的同胞,铭记先辈们的牺牲,铭记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是为了讴歌无数先烈浴血奋战、穷其生命追求民族自强的精神。饱经沧桑、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要更加热爱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