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每日观察丨给白衣勇士们记头功的三个硬核理由

17.03.2020  20:23

3月16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作出部署,“有序组织援鄂医务人员分批撤离”。4.2万名白衣勇士即将踏上归程。17日即有41支国家医疗队、3675人撤离武汉。大家都明白,这对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乃至整个国家的这场战“疫”,意味着什么。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对湖北省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员不吝盛赞之词,深情讲到,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要给你们记头功”。

给白衣勇士们记头功,几乎不需要再阐述理由。凡经历过这段抗疫岁月的人,都会赞同。而当我们用文字记录这段历史的时候,又不妨满怀深情地作一次理性梳理。理由,至少有这么三个——

首先,白衣勇士们作为主攻部队、突击部队,已初步完成了使命。

疫情发生以来,已有3000多位同胞不幸染病罹难,令人哀伤。而我们也共同见证了,白衣勇士们从死神手中抢回了多少宝贵的生命,他们自己付出了多大的牺牲,他们为战局形势的根本逆转作出了多大的贡献。

这是一次有着罕见烈度的全球大疫。大疫的属性,决定了冲在抗疫最前沿的,一定是医务人员。而我们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没掉链子。在人民群众最需要他们的这一重大历史关头,他们在,他们来了,他们顶住了。

每一场捍卫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的战役,都要有人担当主攻部队、突击部队。战役的属性是什么,这份责任就归谁。如果国家领土受到侵犯,人民解放军必须冲上去。如果突发一场大火,消防队员必须冲上去。如果有歹徒危及人民生命,公安干警必须冲上去。

这次战“疫”,白衣勇士们展现了极强的响应能力、由平转战的能力。这是他们的本职责任。每一个群体,尽到尽好本职责任,就是对人民、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人民军队里有一句响亮的话——“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白衣勇士们做到了。在赞扬他们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每一支队伍,都应该想一想,当自己遇到这种关头、这种考验,能不能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我们都要时刻准备着。

其次,白衣勇士们展现了过硬的精神力量。

医学是一门科学,医者需要具备冷静施救的专业能力。但医者与疫魔的较量,并不是在实验室里从容进行,而是在生死一线骤然展开。在一场由医务人员担当主力的大战中,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拼他们的业务能力,更在拼他们的精神状态。

在疫情初发、情况不明、“弹药”严重不足之时,湖北、武汉当地的医务人员死守在岗位上。那真的是“死守”,3000余名医务人员被感染,一些同志献出了生命。在武汉急需增援之际,从除夕夜开始,而后月余,4.2万名军地医务工作者慷慨参战,向最危险之地逆行而去。在危重症抢救中,医者从未退缩。在悉心照料患者身心时,医护人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与耐心。

白衣勇士们展现出了过硬的精神力量。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力量感,体现在这支队伍里几乎每一个人身上——无论是知名的院士院长主任,还是最普普通通的医生护士。习近平总书记盛赞他们 “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自《孟子》以来流传至今,国人常言“仁心仁术”——心地仁慈,医术高明。在向抗疫中的医者致敬时,我们不妨想一想,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里、在自己所在队伍遇到考验时,能否也拿出符合本岗位要求的“仁术”,并以各自的方式,展现不屈、有爱的“仁心”。

第三,白衣勇士们展现了较高的救治能力。

新冠病毒,狡猾刁顽、行踪莫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全球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付出极大努力,仍未真正破解这个“杀手”的奥秘。而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广大医者,则是在直接与这个新出现的敌人对抗、较量、搏杀。其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不可能在与疫魔的每一场个例较量中都取得胜利,但抗疫至今,中国的白衣勇士们展现了较高的救治能力。这种能力,既体现在每一位医生的“仁心仁术”里,也体现在每一个集体的力量里——大家密切配合、共同攻坚,更体现在制度的力量里——医疗资源的调集,诊疗方案的更新,救治经验的共享,科学攻关的协同,都表明,这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我们整个社会中,每一支队伍,都要不断锤炼自己办大事、办急事、办成事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17万人大会”上就曾讲,“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们都要向抗疫中的白衣勇士学习,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也学习他们如何掌握较高的专业本领,并且在强敌前不畏难,在战斗中学会战斗,不断打造更高本领。

今天,按照中央要求,医务工作者们还在奋力提高新冠肺炎重症救治能力。今天,全球疫情加速蔓延,包括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内,所有抗疫勇士们还要迎接新的考验,捍卫中国抗疫的成果,为世界抗疫作出中国贡献。

我们给白衣勇士们记头功,还要与他们继续并肩奋战,为人民的安全与健康而战。(特约评论员 杨禹)

原文链接: http://m.news.cctv.com/2020/03/17/ARTI1f5yV5yKbfqWgJ03Yy7J2003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