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历史的细节
报载,太原已出现十几家为老人提供访谈、编写、校对、印制回忆录的公司。不到半年时间,八旬老人张寿增的回忆录《平凡亦不平凡的人生》即告完成。过去,著书立传是名人专利,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只需通过代笔服务,便可拥有一本内容丰富的回忆录。
读罢这则报道,着实佩服商家的精明。正如报道中所用标题:“老人立言著家书银发经济催商机”。只要善于发现,真可谓“遍地是商机”。虽然其动机在商,但留住了老人的记忆,也就留住了历史的细节,轻则有益家族,重则有利社会,单就此而言,便值得提倡和鼓励。
盛世修史,明时修志。喜的是,这是近年来官方重视修史,大到一个县,小到一个村,大到一个行业,小到一个单位,纷纷以修史为不亦乐乎,特别是口述史持续升温。忧的是,但凡著书、涉史,毕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说者归说,写者切不可人云亦云,而应件件核实才是,历史学家唐德刚之所以能以著述口述史名满学界,盖缘于此。所以,口述史是最需要精益求精、准而又准的,一本回忆录,岂能只用半年时间即大功告成。
一直以来,只有重大事件、著名人物,才能写进史册,收入档案,进行展出,供人研究。而众多普通人的经历,却无可奈何地湮没了。可历史毕竟是人写的,是根据需要有所取舍的。如此一来,不仅历史只是粗线条,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有宏大没有细节,而且严肃有余生动不足,更有人揶揄历史在史学家那里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为什么黄仁宇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万历十五年》大受欢迎?妙就妙在,是以万历十五年的某一天落笔开篇。既使史学家恍然大悟,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也让读者看到了历史的细节,嗅到了历史的气味。
回顾历史、认识历史,重现历史、证明历史,细节更生动,也更有说服力。如日本战犯的供罪笔录、慰安妇的泣血控诉、抗战遗存的铁证如山,特别是一幅幅照片、一篇篇日记、一句句录音,无不让大历史变得细节丰满,声情并茂,鲜活可感。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耗时8年,采访了3500名抗战老兵,收集口述历史影像300万分钟,制作了大型纪录片《我的抗战》。同时,他还做了很多本属历史专家和研究单位干的事:从日本搜集各种侵华战争时期出版的老画册,重金从美国购买回时长50分钟的滇西抗战影像……
在山西盂县,也有这样一位探寻、抢救、留存历史细节的人,他叫张双兵,本是一名乡村教师,却成为“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走访调查127名慰安妇老人,用笔记录下这段尘封的历史。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历史细节,对日本军国主义所犯滔天罪行揭露更深刻、反击更有力呢?
和平年代留住历史的细节,同样重要。特别是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急速变革的年代,不断有新的事物产生和旧的事物消失。80后的记忆对90后来说就已经十分陌生,年迈者回首往事,更是恍若隔世。个人记忆承载着国家和民族记忆,切不可贪图名利、一味溢美,更忌讳粗制滥造、以讹传讹。
还需要指出的是,鼓励百姓撰写回忆录,十分有利于家风传承,这一点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