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对澳门供电30年 停电事故为“零”

26.03.2015  11:23

广东电网对澳门供电30年 停电事故为“

原文作者:林 洁

广东电网500千伏加林输变电工程主体建设已完成,并进入电气调试安装阶段,计划于今年6月底建成投产。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从广东电网获悉,今年3月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广东电网对澳供电压力增大,而500千伏加林输变电工程的“加入”,将为满足澳门和珠海未来10年的负荷增长需求奠定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整个澳门仅有一座110千伏澳门变电站,停电是家常便饭。改革开放后,一水之隔的珠海从寂寂无名的南海边陲小镇一跃成为经济特区,此前虽然近在咫尺,但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很少往来的两座城市,开始共谋电力发展。

时任广东省电力工业局副局长颜鸣鹤作为中方代表参与了粤澳联网项目洽谈,他回忆道:“广东的峰谷差值很大,晚上10点之后电力有不少富余,而澳门与广东的峰谷时段存在明显差异,从经济性角度考虑,粤澳联网对双方都有利。

1984年7月,广东电网开始通过珠海110千伏珠澳AB线向澳门澳北站供电。据统计,1984年珠海对澳供电只有0.47亿千瓦时,而2014年全年输送电能达到40.99亿千瓦时。

更为难得的是,广东对澳供电30年,从未发生过联络线故障导致停电的事件。

广东电网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对澳供电通道已扩展为拥有5条220千伏线路直接供电、3条110千伏线路作备用的联网格局,对澳供电备用线路始终处于“热备用”状态,一旦运行线路出现故障,能实现及时切换。

其中,2011年年底建成的220千伏琴韵站位于横琴新区,直接对澳门供电。它是南方电网首个绿色3C变电站,拥有全国首创的驾驶舱技术,“如果眨一次眼睛需要0.2秒,那么我们这里线路的纵差保护只需要四分之一眨眼时间就能完成。”电网相关负责人说。

负责对澳供电工作的员工都是珠海供电局顶尖技术骨干,他们每天都在加强对澳供电设备和线路的管理、维护,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除做好以上工作外,涉及对澳供电的变电站,都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

长年负责电力调度的广东电网珠海供电局员工甘德树当初走上调度运行岗位时,恰好是澳门回归祖国的1999年。他告诉本报记者,遇到检修停电,针对普通线路的停电风险评估及运行方案多在10页以内,但涉澳线路的方案通常达二三十页。

一些概率极低的故障,哪怕只有普通线路故障发生率的十分之一,我们都会把它发生的因素考虑在内。”作为对澳供电的直接“操盘手”,甘德树夜以继日地监测电网安全、规划运行方式,将电流稳稳当当地“护送”至澳门,从未出过差错。“经过几年的建设运维,对澳供电已经形成环网运行,任何一条线路发生故障,都不会导致停电。”他很有把握地说。

与电网建设和电力调度一样,电缆的运行维护也是对澳供电的重中之重。据悉,珠海在全国最早使用220千伏电缆,并且数量比例名列前茅。1995年12月,运行中的110千伏珠澳AB架空线改为地下电缆,此后珠海对澳门220千伏供电线路的电缆使用率达到100%。为降低电缆故障率,后来还成功开发出了适用于现场的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抗干扰软件,并通过多个先进完善的系统进行电缆在线监测。

此外,供电量和电费的计量也容不得出现半点差错。

马成坤在计量抄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近20年。从粤澳联网开始,每个月的最后一天,马成坤都在上午10时准时赶到珠海变电站,风雨无阻。马成坤回忆说:“最初变电站那里没有修路,我只能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走很久才到。而澳电方面的抄表人员都是开着‘大奔’过来。

双方对着电表一起抄读,马成坤为了让抄表有“旁证”,每次还需要拍照、电表归零,再加以铅封。为了保证计量精确,双方每年还多次校准电表。马成坤说,每次校表,得双方都在场的情况下,对电表的精度进行测试。2008年,双方共同采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化电量计量系统装置,普通电量计量装置每1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而这种装置每1分钟采集一次数据,真正实现实时监控,确保了数据的精确性与及时性。

三十载对澳供电,两地工作人员文化习性渐渐融合。刚开始,内地对加班习以为常,澳电员工却到点就下班,节假日更是极少加班,电话也很少接。于是出现一种情况,珠海这边加班人员有工作需要澳电方面配合,却苦于找不到人。随着双方沟通接触加深,以及澳电华裔工作人员的增加,他们逐渐理解和接受内地的工作习惯,并予以积极配合,珠海方面也尽可能避免在休息时间打扰对方。

如今,双方的调度人员雷打不动坚持每天“煲电话粥”——对线路运行情况互通有无,针对应急抢修还建立起“跨境抢修机制”,组织了多次应急预案桌面推演甚至实战演习。

2008年澳门与南方电网签署《关于2010-2020年的电力合作框架协议》后,澳门社会发展新增的电力需求改由内地输入电力来满足。澳门能源办主任山礼度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签署规划后,从未因为南方电网故障出现停电。”属国际较高水平。

(本文章摘自3月22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