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担当——山西书法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翰墨薪传”大型书法公益培训纪实
2015年9月20日,大同大学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中国古文字协会理事、山西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高智主讲《文字学与书法》。对于学习书法的人而言,文字学是一个十分重要但被广泛忽视或无奈绕过的课题。高智先生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吸引了台下300多名书法爱好者的屏息静听,全神贯注。下午国展获奖作者、长治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山西省书协理事韩志鸿老师的《透视经典》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博得了书法爱好者的阵阵掌声。
这是山西书法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翰墨薪传”大型书法公益培训活动的第11站,也是这项活动的最后一站。这项活动自今年5月23日在运城启动以来,4个月时间,行程4000公里,走遍了山西11个市,培训人数达2500余人,是山西书法界有史以来第一次深入基层,兼顾普及与提高,有组织、有深度、有层次、有效果的书法培训活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讲话精神的扎实践行。所到之处,受到各地书法组织和广大书法爱好者的热情欢迎和深度好评,大家一致反映受益匪浅,感谢山西书法院的精心组织和热情服务,盼望这样的活动今后能成为常态。
一、缘起:责任和担当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3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组织文艺工作者座谈1周年。中宣部、文化部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山西上上下下也在如火如荼地弘扬“三个文化”。作为政府设立的专业书法机构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职能发挥最大化,更好地利用书法院这个平台,为人民大众服务,是山西书法院面临的新课题。
今年4月下旬,山西书法院韩少辉院长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著名女书法家张改琴邀请,赴甘肃环县讲课。2014年,张改琴个人出资200万元,发起成立了“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该基金会致力于开展书法培训,培训书法教师,拓展教育空间,壮大教师队伍,吸引社会力量,奖励书法新人,推动书法交流,提升甘肃影响。张改琴一己之力,能办这么大的事!加之在课堂上,面对众多书法爱好者如饥似渴的眼睛,韩少辉触动很大。
2014年5月28日,山西书法院经山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由山西省金石书道研究所更名成立,为省文化厅直属事业单位,以开展书法篆刻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挖掘整理山西历史遗存书法篆刻碑帖、培养全省书法篆刻人才、组织书法篆刻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活动为主要职责。
一个书法爱好者要想成功,一靠自己的勤奋,二要得益于高手的指点,即正确而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已成为书法界成才的规律和共识。在与书法同道聊天中,韩少辉发现,许多功成名就的省内外书法名家都有指导书法爱好者走正道、避弯路,以自己所学服务社会,回馈人民的热情,但苦于无人组织。
同时,山西书法院还认识到,山西是文物大省却并非文化大省。散布于全省各地舞文弄墨的书法爱好者不少,但接受规范的书法教育和培训者不多,大多是自娱自乐、闭门造车。山西书法平原多高原少,有高原少高峰。打造书法大省,培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而不是空喊口号和制定规划,而是要有行之有效的举措。如何把众多的书法爱好者引领到规范的学书之途,成了山西书法院思考的一个课题。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调研、讨论,在山西省文化厅的支持下,一个旨在弘扬中国精神,传导书法文化,提升书法艺术发展的正能量,建设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书法生态,推动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形成了。
说干就干,5月23日,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3周年纪念日,山西书法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翰墨薪传”书法公益培训活动在运城启幕,然后马不停蹄,一鼓作气,一路北上,经运城、临汾、长治、晋城、阳泉、吕梁、太原、晋中、忻州、朔州、大同,走遍了山西11个市,历时4个月,往返行程4000余公里,培训人数达2500人。
二、组织:精心安排,热情服务
有了培训的思路,培训的效果如何,师资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培训老师的选择和搭配上,山西书法院费了一番心思。
总的思路是,从本省中青年书法家中,遴选创作能力突出、理论研究有造诣、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书法家,分赴各市开展专题书法教学、辅导和交流,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操作、作品点评和与学员互动等形式,为全省培养书法骨干力量。
在分赴地市的培训导师中,根据个人学养与专长、性格与年龄、身份与书体、口才与动手能力等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务求理论结合实践,切实取得实效。
另外,在普及的同时注重提高,针对有一定创作实力、亟待提高和突破的书法骨干,从全国范围内邀请重量级的学者型书家和技法扎实的实力派书家,进行专题讲座,在高度和深度上立标杆。
历时四个月的培训活动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我们回头再看,11场活动,24场讲座,24位导师各擅胜场,各展其能,内容丰富厚重,精彩博约。具体如下:
5月23日,运城,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理事刘小原主讲《书法的临摹与创作》,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协副主席赵社英主讲《中国传统书法的当代性》。
6月13日,临汾,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副秘书长吕林健主讲《沿波讨源——我对书法的近期思考》,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理事仇官有主讲《书法需要实实在在地写》。
6月28日,长治,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原太原师院书法系主任刘锁祥主讲了《书法的学习和审美》,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理事、临汾市书协副主席王建魁主讲《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谈准确性临摹学习》。
7月5日,晋城,中国书协会员、山西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刘维东主讲了《书法的维度》,中国书协会员、全国获奖书家许文林解答学员提问,并作临摹示范。
7月20日,阳泉,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兼草书委员会主任、山西省书画家协会主席徐树文主讲了《章法的审美与方法》,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理事、临汾市书协副主席李寅生演示了隶书、魏碑、唐楷、行书、草书的技法。
7月25日,吕梁,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姚国瑾主讲了《变与不变—书法临习与创作的十个问题》,中国书协会员兼培训中心教授、山西省书协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王国柱主讲了《临创转换的基本要素》。
7月31日至8月3日,本次书法公益培训太原站,与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5年高级研修项目》相结合,也是山西书法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书法研究”第二届高研班。本届高研班聘请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主讲《法度、性情与风格》,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张建会主讲《从国展评审谈当代书法的学习与创作》,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梅墨生主讲《书法三题》,浙江大学副教授汪永江主讲《章法形式原理》。本期培训学员是从山西书法院首批创作员、山西省第十三届书法临摹展获奖作者和全省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遴选出的80名具有一定创作实力和发展前途的中青年书法家。另有150余名太原市的书法爱好者聆听了专家的讲经布道。
8月22日,晋中,中国书协会员、忻州师院书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徐传法博士主讲了《书法创作中用笔及其他》。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副主席颉林主讲了《写字诸要义》。
9月12日,忻州,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理事熊晋,主讲《学书要义》,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副主席武磊主讲《草书学习践行一二三》。
9月19日,朔州,中国书协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特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一刀印会成员、大同市书协副主席、大同大学书法专业兼职教授冯少鹏主讲《临创与流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煤矿书协理事、山西省书协理事、山西省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张连生主讲《书法创作之我见》。
9月20日,大同,中国书协会员、中国古文字协会理事、山西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高智主讲 《文字学与书法》,中国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理事、山西省青年书协副主席韩志鸿主讲《透视经典》。
邀请哪位老师怎么搭配,安排接送,这些不仅是辛苦事,也是细活儿。山西书法院精心策划,充分沟通,与老师们交换意见,研究讲课选题,并热情服务。每次下地市,院长亲自驾车,为大家当司机。晚上,等老师们休息后,他们才休息,往往已是凌晨两三点了。在太原站的第二天课程,原定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却因言先生突然发烧住院来不了,韩少辉得信儿后不慌不乱,成竹在胸,联系到天津的张建会。张建会赶坐火车凌晨2点赶来,第二天准时坐在了教室里。有媒体人将此细节发了条《张建会夜奔太原救场》的微信,得到大量转发,一时传为佳话。
还有颇令人头痛的经费问题。既是公益培训,就不能向地方和学员收取任何费用。但老师牺牲休息日下去讲课,总得有辛苦费,尽管老师们纷纷表态,做公益咱们一起做,为书法爱好者服务义不容辞,但书法院还是过意不去。还有过路费和油费、火车票等。山西书法院从他们有限的经费中硬是“省吃俭用”挤出一点费用,补贴了此次培训。他们笑着说:尽管少用了几十刀“红星”宣纸,但值,心里舒坦!
真诚服务,以心换心。这次巡讲活动不仅得到了24位老师的热情支持,也得到了各地市文联、书协、文化局等单位和组织的大力配合,保证了巡讲活动的顺利和质量。
三、培训:讲练结合,注重实效
书法有法,对于技法的训练,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和足够的量。但书法又不能停留在技法这个术的层面,要入道,要用深厚的文化和厚重的人格来蒙养,要用丰富的学识和性情来滋润。所以,上档次的书法培训,就应当着眼于道与术两个方面的点拨与指正。具体而言,应以深入浅出的宣讲和动手实操相结合最为有效。
山西书法院“翰墨薪传”书法公益培训活动,正是这样探本求源,扎扎实实去做的。
以太原站“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书法研究”第二届高研班课程为例,鲍贤伦和梅墨生二位先生,学富五车,所以他们侧重谈书法的文化背景和人文修为,内容涉及经典碑帖、古典哲学、国学、诸子百家、易经、武术等等,纵横阖闾,神采飞扬,让人有醍醐灌顶、胜读十年书之感。张建会和汪永江二位则功力精深,经验与体会丰富,他们一个从创作、投稿、评审、创作习惯出发,娓娓道来,一个就章法的生成与各种形式进行探幽发微,鞭辟入里,他们细致入微的讲解,如同春雨润物,听来十分受用。
再以阳泉站和吕梁站的巡讲为例。徐树文和姚国瑾二先生侧重审美取向与文化辩证:徐树文将章法的构成与品格引深向大自然和宇宙,以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关照创作中各种矛盾的处理,姚国瑾总结提炼了十对关键词来阐述书法临创中的变与不变;李寅生和王国柱二位则侧重解决技法层面的诸多问题,他们如中医看病,望闻问切,深度解析了法帖解读、笔法、墨法、章法等领域的诸多细节问题,具体而生动。还进行现场临帖示范和书写,向所有学员清晰地展示运笔行笔的细节过程。
在讲课之外,还设置了作品点评和问答互动环节,针对每件作品和学员提出的书法学习和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们都给予了详尽、耐心的解答。
通过此次培训,首先使广大学员重新认识传统经典的文化精神,以及书法学习、继承和创新的方式、方法、广度和深度;其次,广大学员对当代书法创作研究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有了深入的认识,为提高他们书法研究和创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为山西培养更多能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书法艺术精英和领军人物,为山西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打造山西书法强省和文化强省奠定了基础。
在11场公益讲座活动中,发生了诸多感人的事情。一位运城学员听了讲座后,感觉很受用,联系山西书法院工作人员,又跟到临汾、晋城继续听课。临汾市的两位老先生听完讲座,找到韩少辉院长说:你们能不能一个月下来一次。忻州的一位文化官员深有感触地说,地方上的书法爱好者很企盼能接触大家、名家,但平时这样的机会太少了,山西书法院搭建了一个桥梁,功德无量。
鉴于目前各单位在抓纪律,抓出勤,为了保证更多的书法爱好者能够接受培训,这11场讲座,几乎全部是利用周六、日公休时间进行的。山西书法院的员工在这四个月中很少休息,他们很疲惫,但他们看上去很快乐。通过深入实际贴近群众,他们深深体会到,能发掘和调动书法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专业单位的独特优势,为全省提升书法艺术发展的正能量,扎扎实实,做点实事,是山西书法院人应有的担当和莫大的荣幸,也体现了山西书法院开门办院的文化情怀和服务精神。(特约观察员--艺兴,生活晨报社艺术收藏周刊主编,资深书画媒体人,青年书画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