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发展激活“绿色经济”
新闻: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立足高山生态找优势,打好生态经济这张牌。他们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农业绿色产业。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鼓励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青年等具备较高素质的人才牵头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从事现代农业建设。同时,县里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合作社提供金融、技术、销售等多方面帮助。
在良好机制推动下,广大农民则以土地入股、土地出租等方式参加合作社。一个又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涉足油茶、马铃薯、金银花、锥栗、生态养殖等绿色农业产业,涉及种植、畜牧养殖、农机服务、组织采购等领域。周宁县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开发、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科技推广、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按照“以销定产、因地制宜、种养结合、突出特色、以质取胜”的原则,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了一批林下经济企业和大户,打造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点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了共识。多年来农业的低端低效让农业特色经济和农民收入阻滞不前。许多地方特色农业产业规模虽大,但产业层次低、效益低,大多数农产品为初级产品,附加价值不高,且产业链延伸不够。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和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脆弱性并存,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的矛盾日益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渠道不畅,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特色农业的发展。“绿色经济”既是特色和品牌,也是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绿色生态农业无疑要打好特色牌,但要获得更大收益,必须促进优势产业升级,要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才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放大农事产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