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思路 握手机遇(节选)
跟时间赛跑
关毅自担任所长以来,时刻谨记队领导的重托:“地灾防治必须打破地域局限,做大业务做强品牌,让功勋地质队的旗帜飘扬在三晋大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顶着压力,带领年轻团队主动联系地方政府,深入矿区企业,想方设法推介自己的地灾防治理念。
关毅不仅要辗转在山西各地市之间,而且还要加班加点审报告,经常早上还在晋南,下午就到了晋北,经常是一小时前还在审报告,一小时后就已经到县里汇报工作。他深感:“研究所发展越快,各方面的资源就越短缺。大家只有成倍地付出,才能弥补各方面的短板。”在他的带动下,青年职工们个个干劲十足,跟时间赛跑。拜访客户时,他们要使客户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单位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方案;项目运行中,他们严把质量关,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按期完成,他们的认真和严格,令老师傅们都竖起了大拇指;项目结束后,他们还要对项目定期回访,了解客户新需求,为后续合作做好准备。与他们合作的单位,都称赞二一四队地灾防治研究所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
他们说:“我们的价值就是全力为政府决策提供地质技术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地质解决方案。”技术骨干宋俊磊市场意识强,既抓经营,又搞技术,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刚入职的薛晓龙功底扎实,善于钻研,在朔州煤矿储量年报评审中,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完成的报告成为专家公认的样板;党员张齐齐工作认真负责,在10天时间里就独立完成了永济市“十三五”地灾防治规划;党员张洋为开拓大同市场立下汗马功劳,他加班加点学规范找资料,使单位顺利中标山西煤炭运销公司7个煤矿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服务至上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提出了“发挥优势、对接需求、支撑政府、服务社会”工作思路。围绕这一新思路,地灾防治研究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找准了新定位:全方位服务政府和矿山企业,为他们打造一站式服务。
二一四地质队目前有地灾评估、设计、勘查、施工4个甲级资质,地灾防治研究所依托大队技术和资质优势,精准对接需求,将地质灾害防治打造成支撑政府工作和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3年时间里,他们组织完成了多个县市的“十三五”地灾防治规划编制、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面向群众义务开展了地灾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培训;在运城各县(区)深入2000余户进行地质灾害搬迁调查,参与了夏县祁家河乡滑坡、平陆县张村镇黄河渡口黄土崩塌等应急处置;承揽了朔州8个矿山的动态检测任务和两座煤矿储量核实报告;运用物探技术对应县曹娘村地道进行了勘察,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提供了地质依据,累计完成评估类项目320个,设计类项目6个,勘查类项目7个,施工类3个,每完成一个项目都树起一方口碑。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12月,二一四队与运城市国土资源局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合作框架协议》,与运城市10个县区、朔州两个县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实现了“对口到县”。地灾防治研究所作为单位的主要支撑力量,为政府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地质服务。
让研究所职工们记忆犹新的是2018年7月,晋北一个矿山慕名打来电话。原来,给他们做煤矿“三合一”报告的单位迟迟不能提交报告,已影响到了生产经营,他们希望地灾防治研究所能帮忙完成这个任务。这个电话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品牌在晋北市场正慢慢建立起来,必须紧紧抓住塑造品牌的难得机遇。经过10多天夜以继日的加班加点,终于在规定时限里提交了报告,并通过了专家审核。随后,该矿山主动与地灾防治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合作进入快车道。
凝神聚力强团队
为打造一流团队,地灾防治研究所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契机,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研究所的年轻人们在干好工作、做好项目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2018年,有两人已报考了注册岩土工程师和注册结构师,有4人报考了建造师,单位里比学习、比工作、比干劲氛围越来越浓。与此同时,地灾防治研究所也鼓励年轻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给他们创造机会学习先进的治理理念和技术方法。
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让他们时刻处于“奔跑”状态,时刻都在求知和解决问题。虽然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但大家却认为自己收获更多。他们经常说,时间像海绵一样需要挤,能力像锻件一样需要压。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就是地质人在新时代的新梦想。地灾防治研究所的年轻人正在努力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山西“颜值”的新高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