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锡山升级版”

17.06.2014  17:36
      农业园区亩产出1万元、5万元、3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高标准、高品质、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五高联动”……采访江苏无锡市锡山区的现代农业园区,不能不强烈地感受到春的新鲜,夏的勃发,秋的丰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锡山升级版”,带来有创造创新的美感。

        从示范带动到创业创新的功能升级

        锡山是我国乡镇工业的发源地,人均耕地只有不足0.5亩,农业产值仅占全区GDP总量1%左右。但锡山在无锡市各区中,耕地面积最大、农业园区和产值最多,近年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亿多元,农业园区化面积比重达到46.9%。

        重要的不仅是资本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园区机制的创新,带来园区功能从示范带动向创业创新的功能升级,从政府这只“”的主导,转向引导市场这只“”的功能强化,让园区生“”,产业“生产”,做大利益蛋糕。

        2008年2月,经农业部和国台办批准,锡山设立江苏首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2012年无锡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明确把示范区的核心区规划选址定在锡山台创园。

        由此,园区迎来新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升级的大好机遇。按照统筹“三农”发展、衔接三次产业、融合三生功能的规划理念,锡山台创园在功能定位上,重点建设发展“五大中心、五大产业”,即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检测、海峡两岸农业培训交流、农作物育种培育、农业科技孵化“五大中心”和生物科技、休闲农业、设施园艺、优质水稻、农产品加工物流“五大产业”。

        太湖水稻示范园是中国农科院挂牌的稻麦良种科研试验基地,自主研发培育的高产水稻新品种取得了亩产754.8公斤的好收成,打破了无锡本地水稻最高亩产738公斤的历史纪录。

        占地4800亩的锡山生物农业产业园,有来自日本、台湾以及国内的生物科技企业18家,产值达2亿多元,企业集聚度达到90%以上,其蔬菜种子的生物育种和引繁驯化、高档花卉的组培、无土栽培的植物工厂、铁皮石斛和藏红花等中草药的产业,亩均产出分别达到300万元、100万元、30万元和5万元。

        规划面积5000亩的锡山精品蔬菜产业园,2011年启动建设。园区创新经营机制,引入企业及专业蔬菜合作社孵化出更多更新的经营主体,通过实施蔬菜的设施化、标准化、企业化生产,亩均产出达到2万元,最高能达到10万元。

        锡山区副区长言国强介绍说,锡山台创园入驻的企业已达46家,总投资3.8亿元,规模产值达5亿元,形成了以台创园为核心、重点园区为骨干、村级园区为节点的组团式发展新格局;各园区主打一至三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帮助110多个农产品提档升级,推动园区“自我建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