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保"格局正在形成 山西环境保护走向标本兼治

13.03.2017  14:01

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绿色成为美丽山西“底色”。2016年6月份以来,山西省生态环境建设步入统筹推进、标本兼治的新阶段,昂首迈上新台阶。

长期以来,由于能源与产业结构双重制约,我省结构性污染问题不断显现,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加之管理粗放,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水平不高,导致污染之患一直难以根除。对此,2016年6月份以来,我省在转型综改、创新驱动战略制定过程中,开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用改革的办法筑起“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的三道防线。

坚决不要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GDP。2016年12月16日开始,针对全省连续出现高强度、大范围雾霾情况,山西强力发起“铁腕治污”行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实行最严的应急减排措施,有效缓解了空气重污染程度,污染指数实际监测结果比预测降低约12%,PM2.5浓度降低约15%。在水污染治理方面,2016年,我省全面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推进23条重点河流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和汾河流域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在8个县(市)471个村庄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我省完成了《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并印发,并积极推进农用耕地土壤污染修复试点示范工作,启动了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前期准备工作。

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我省生态建设的顶层设计也实现了制度性突破。

治污先治吏,督企先督政。2016年7月,我省推出环保新政,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失职追责”的督查机制,使环保督查对象、督查层面、督查内容发生根本变化。从发展理念上为环保“一票否决制”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今年,全省将进一步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强化主体责任,督促相关部门按照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履职尽责。同时,进一步聚焦对环境质量监测考核和环保履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并进一步加强市、县环保部门属地环境执法和执法监测。

2017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制度创新,目前,我省正加紧制定实施全省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尽快形成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厘清排污许可与环评和事中事后监管的关系,实行环评、许可、执法“一条龙”和一体化,强化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整合。与此同时,我省今年将完成全省生态红线划定工作,逐步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布局,研究探索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制度,加强生态保护重要区域日常监控,着力推进环评制度改革,优化环评报告书编制内容。

经济生态两手硬,青山金山长相依。在污染治理不断推进的同时,目前,山西省制度层面的“大环保”格局正在形成。(记者 贾力军)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