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纪委推荐山西王家大院:见善如己出 见恶如己病

31.12.2015  18:29

  编者按 昨日,中纪委网站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26期:《山西灵石王家大院:规圆矩方 正品立身》。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灵石县汾河峡谷间沟营村(今沟峪滩村)。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后,由农及商,人丁渐旺,继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望族。

  静升王家世世代代谨守家规。十五世王梦鹏获取生员学位后,不谋官,不贪财,烧掉借贷契据,建桥梁等,孝义之行,信服于乡党。十六世王奋志经商起家后,在千里之外的直隶、山东广设饭棚施舍食物给当地穷人。十六世王中堂及其长子王汝聪,先后捐银六千余两,赈救灾区灾民,及鳏寡孤独、无力就学的学子,乡民送堂号“乐善堂”,取乐善好施之意。

   静升王氏简介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灵石县汾河峡谷间沟营村(今沟峪滩村)。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后,由农及商,人丁渐旺,继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望族。据现存《静升村王氏源流碑记》记载,早在明朝天启年间,静升王家已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其家族总体气势,由此可见一斑。

  静升王氏家族鼎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嘉年间,其时,除营造住宅、祠堂和开设店铺、作坊外,还在当地办有义学、立有义仓,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等等,善举不断。在此期间,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4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101人,还有两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已开放的恒贞堡、视履堡、崇宁堡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余平方米。

  恒贞堡、视履堡、崇宁堡三组建筑群比肩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三组建筑群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各自的个性风采。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王家大院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晋商文化的建筑技术发展及建筑艺术特色,是明清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

 

   静升王氏家训

  王家大院之静升王氏家族,自元代迁居静升以来,迄今已有700年的家族史,期间鼎盛八代,历时450余年。静升王氏之所以能史历经久,人才繁茂,特别是一个家族在同一个大院里发展了两百多年,其根源在于代代坚守着王氏家族的家训格言。

  静升王氏家训主要是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静升王氏十六世祖王廷璋创建王家大院五堡之一“和义堡”时,借用北宋贤士张思叔的《座右铭》立下的家训:“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来深省。书此当坐隅,朝夕视为警。”教育后世子孙注意一言一行,律己修身,以忠信为本,从善如流。

  此外,静升王氏家训还包括王家大院里楹联、匾额上的一些格言、警句,如“规圆矩方,准平绳直;祥云甘雨,丽日和风”“宝珠玉不如宝善,友富贵莫若友仁”“丹桂有根,独长诗书门第;黄金无种,偏生勤俭人家”等等。

  这些家训是静升王氏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对王氏族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家大院·静升王氏家训摘编

 

  忠信为本

  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①。作事必谋始②,出言必顾行③。常德④必固持,然诺⑤必重应。

  ——摘自静升王氏家训

  【注释】

  ①笃敬:笃厚敬肃。

  ②谋始:开始时就慎重考虑、谋划,不贸然行事。

  ③顾行:顾及到行为可以达到的效果,即不吹大话,做不到的事,不轻易承诺。

  ④常德:常,即“五常”(仁、义、礼、智、信);德即“五德”(温、良、恭、俭、让)。常德,指传统道德规范。

  ⑤然诺:许诺。

  【译文】

  说话一定要忠诚信实,做事必当笃厚敬肃。从事某项工作,从一开始就要慎重考虑好,要言必信,行必果,说话时就要考虑能否做得到。要坚定守持传统道德规范,一旦对别人有承诺,就要认真对待,绝对不能失信。

 

  律已修身

  饮食必慎节①,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②,居处③必正静④。

  ——摘自静升王氏家训

  【注释】

  ①慎节:小心调节。

  ②安详:谓言语行动从容自如。

  ③居处(chǔ):指日常生活。

  ④正静:谓思虑精诚,心气平静。

  【译文】

  吃喝上要小心调节,写字一定要工整端正。仪表容颜要端庄、直挺,穿衣打扮要庄重严肃。无论遇到何种情况,走路都必须从容不迫、稳重大方。在日常生活中,要心气平静,思虑精诚。

 

   从善如流

  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

  ——摘自静升王氏家训

  【译文】

  看到有人做了好事就像自己做了好事一样,感到心情愉悦,想向他们学习。看到别人干坏事就像自己做了坏事一样,内心感到不安。

  忆先祖粗糠敝屣①不忘扶困襄②弱;

  期后昆③宝马香车犹须澡心浴德④。

  ——王家大院“三槐堂”楹联

  【注释】

  ①敝屣:原指破旧的鞋,此处比喻没有好的穿戴。

  ②襄:帮助,相助。

  ③后昆:后代子孙。

  ④澡心浴德:反省自己,砥砺志行,使自己心灵纯洁,不染污浊,具有高尚道德。

  【译文】

  忆先祖,虽衣食艰难仍要扶持、帮助生活困难的老少弱小者;盼后辈在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后,仍要不断克已自省,提高人格修养。

 

   朝乾夕惕

  凡此十四者,我皆来深省①。书此当坐隅②,朝夕视为警。

  ——摘自静升王氏家训

  【注释】

  ①深省:深刻的警悟。

  ②坐隅:座位的旁边。

  【译文】

  以上这十四条内容,我都要深刻的警悟。把它写出来,张贴于所坐位置之侧,作为座右铭,每天早晚看看,作为对自己的警示、警戒和警励。

 

   勤俭立业

  勤治生 俭养德 四时足用;

  忠持已 恕及物 终身可行。

  ——王家大院“司马院”楹联

  【译文】

  以勤劳谋取生计、经营家业,以俭朴培养德性,一年四季就可以财用富足;以诚实的态度立身修身,以宽容的态度恩及万物,这是一个人一生应该践行的高尚品德。

  先祖先贤 成由勤俭败由奢 岂敢相忘;

  后世后学 幼当教养老当敬 首在言行。

  ——王家大院“凝瑞居”楹联

  【译文】

  不要忘记先祖之所以成就一番功业都是由于勤劳节俭,败落在于奢侈淫逸;后代子孙学子,年幼的应该教育培养,年老的应该孝敬,一定要言行一致。

 

 

   专家观点

 

  介子平:王家大院里的“廉”

  王家大院主人,多有在外为官者,故院中具有廉洁含义的“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作品比比皆是,其作用在于警示,也在于教化。

  如“德馨轩”院中的“一品清廉”牙板。画面主体是一片莲叶,两面花叶依次排列,简略几笔波浪线条表示清净之水,未见任何附加衬托,整个画面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一品为古代朝廷品级,画面以莲喻廉,表示崇尚廉洁风骨。莲者,廉也,周敦颐《爱莲说》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之人,与其禀性行止、淑质操守无不关联。雕此牙板,寄托了主家对后人的期望。

  还有“凝瑞居”院中的“鹭鹭清廉”。一丛青莲之中,有两只白鹭,曰“鹭鹭清廉”。此“鹭鹭清廉”刻于出入大门之一侧,旨在教化家人无论居家还是在外、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秉持廉洁品性。

(山西省《编辑之友》副主编 介子平)

   孟繁信:无处不在的家训熏陶

  王家大院“红门堡”进门堡顶,有耀眼醒目的两个字:“寅宾”,出门的堡顶门额是“视履”。前者的意思是,恭恭敬敬迎候日出;后者的意思是,考察反省自己的言行。简而言之,就是迎进日出,省察自身。如果把太阳比作自然界的代表,“寅宾”就是要王家人尊崇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越是合乎自然的人,就越不会犯错误。要达到这点,就必须“视履”,时时检视自己,用规范的言行来约束自己。

  王家大院里的家训就像这样体现在大院里的每个院舍、照壁、墙面、门联,甚至窗户、门墩、家什上,用文字或图案,把家训分解在细微处,让王家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训导与熏陶。不论是经商还是为官,不论是地位显赫的人物还是一般的平民百姓,王家人都必须坚守家训,按规矩办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义悌廉,长幼亲友邻,都是有规可循的。规圆矩方,测平量直,为人要有品,做事要有道。

(晋中市灵石县文联主席 孟繁信)

   仇晓风:善行千里 德传万代

  静升王家“业贾起家,货殖燕齐,以文学著,以孝义称,以官宦显。”十五世王梦鹏获取生员学位后,不谋官,不贪财,“置义学,设义冢,焚遗券(烧掉借贷契据),建桥梁”等,孝义之行,信服于乡党。十六世王奋志经商起家后,在千里之外的直隶、山东广设饭棚施舍食物给当地穷人。十六世王中堂及其长子王汝聪,先后捐银六千余两,赈救灾区灾民,及鳏寡孤独、无力就学的学子,乡民送堂号“乐善堂”,取乐善好施之意。此外,王氏阖族还与村民同建“赈济堂”义仓,丰年平价收谷,荒年平价出售,让乡民荒年无饥色,丰年有饱餐。

  王氏家族还把这种善义之举固化为家训让后人传承。王氏家训中“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教育子孙摒弃恶习,从善如流;王家大院“三槐堂”楹联“忆先祖粗糠敝屣不忘扶困襄弱,期后昆宝马香车犹须澡心浴德”则告诉后人即使在衣食艰难时期仍要扶持、帮助生活困难的老少弱小者。

(王家大院顾问 仇晓风)

   王儒杰:忠信诚实 代代相传

  静升王家先祖早年从太原迁至灵石县沟营村(今沟峪滩村),始祖兄弟四人,分别叫王忠、王信、王诚、王实。老四王实,字诚斋,于元仁宗皇庆年间从沟营村迁入静升村,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传承二十八世,现有后裔近万人,分布于全国十几个省市。

  七百年来,王家人一直把一世祖的名讳“忠信诚实”作为做人和做事的理念。王家之所以能凭借商贾兴家靠的就是忠信为本,诚实创业。王家在北方经商,代代都信守契约,赢得了商家和百姓的认可、尊重,所以生意才能越做越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王家人富裕后还乐善好施,建立义学,培养后人、乡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除了四所义学“养正书塾”“端本书屋”“启蒙义学”“女子学校”外,还在村中参与修建了文笔塔、文昌宫、魁星楼、静升文庙等。王家重视用儒学的精华,时时、事事教导族人遵循“道义”。

  作为王氏后裔,我们深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感到骄傲,王氏家训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遵循。

(晋中市灵石县静升王氏二十二世孙 王儒杰)

二〇二三年第五期“三晋大讲堂”举行
蓝佛安金湘军商黎光出席 项洁作专题报告   太原新闻网
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加快率先转型发展
——锚定“两个基本实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太原新闻网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韦韬主持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