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率先实施覆盖全境的流域生态补偿

05.02.2016  11:36

      央广网北京2月5日消息(江西台记者李先 龚小娟)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江西省在“财政增收趋紧、刚性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全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勒紧“裤带”为生态文明“兜底”。
      新余市的仙女湖碧波荡漾。湖边的洋田村村民刘水生说,三、四年前,湖面被密密麻麻的养鱼网箱分割得支离破碎,湖水又脏又臭。三年前,省里启动袁河流域的萍乡、新余、宜春三个市水资源生态补偿试点,控制跨市行政区交接断面的水质、水量。政府按每个网箱400元、存箱鲢鱼鱼种每公斤一块钱的补偿标准给他们补偿和补差。退出网箱养殖,改为“人放天养”、“放鱼养水”,可持续的渔业生产方式让村民生活得到保障,袁河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由袁河串起来的仙女湖等重要水库再现“一湖碧波”。
      今年,经济欠发达、财力不雄厚的江西省首期就筹集到全国金额最大的近21亿元的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江西省生态办副主任刘兵:“整合中央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省财政新增支持的资金,还有整合设区市和县里的资金,压缩一般性开支,整合了一些沉淀资金。再加上社会、市场上的募集资金。
      在生态补偿资金运用上,水质是最主要考虑因素,权重占70%,而且所有县、市、区统一标准,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吴晓军:“我们有很详细的指标体系,有详细的测算方案和方法。实施了全流域的生态补偿,全省100个县市区全在里面。”江西在资金分配上向五大河流源头、鄱阳湖滨湖地区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体现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江西省省长鹿心社:“江西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全境的流域生态补偿,首期筹集补偿资金20.91亿元,加大生态文明考核指标的权重,绿色发展成为自觉行动。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