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6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 努力构建主体多样的和谐语言生活
本报北京7月18日讯(记者 董鲁皖龙)今天,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6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发布了《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6)》《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2016年,由国家语委和央视联合打造的首届《中国诗词大会》播出期间,约4.86亿人次收看了节目,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300万次,对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布会上,教育部语用司、语信司司长田立新表示,打造语言文化品牌对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刘延东副总理在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15周年暨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按照《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部署,立足战略高度,凸显使命意识,坚持全域视角,秉持科学态度,聚焦创新发展,践行服务理念,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基础建设,依法加强应用治理,努力构建主体多样的和谐语言生活,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创了“十三五”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田立新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以数据为支撑,全面、系统展示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工作成就。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普通话普及率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68%的国民掌握了汉语拼音;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6类47种,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59种;国家汉办在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世界各地有近2万所中文学校,面向华侨华人传授中文;国家帮助15个少数民族创制或改进了文字方案,颁布实施了10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截至2016年,我国制定颁布的专门针对语言文字问题或包含语言文字法条规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200项;全国36个一类城市、374个二类城市、1266个三类城市通过了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全国共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36485所。此外,国家语委建设科研机构19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培训基地10个,国家语委科研工作专家库在库专家886人。
“《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白皮书)是国家语委首次发布的系统介绍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年度发展状况、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各领域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综合性报告。”田立新说,系列皮书的正式形成将对服务国家和社会、服务学术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