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特别族群“老漂族”:三分之二为看娃

27.04.2016  18:06

 

    他们本应该或者本打算在自己熟悉的故乡安度晚年,却由于各种情况——贴补家用、照顾孙子孙女、养老,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异地生活。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到来,他们在城市逐渐形成一个特别的族群——“老漂族”。这群老人在享受城市生活便捷的同时,也有很多迷茫和不适。

    4月20日,记者走访了30位“老漂族”后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为了帮子女照顾下一代才来太原的。“弄孙”就是他们主要的“工作”,貌似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这些老人们不得不承受着漂泊异乡所产生的孤独和烦恼。

     大多数“老漂”是为了看娃

    每天早上6时,63岁的张春香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开始准备早餐。早上7时,招呼上小学的孙女吃早饭,待儿子儿媳和孙女出门之后,她开始洗碗、买菜、洗衣服……下午4时30分,去学校接孙女回家,这就是张春香每天的日程。“孩子上班本身压力就大,如果我再不帮他们带孩子,他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住得时间久了,张春香认识了同一小区同样“”来太原看外孙的武雪芹。武雪芹今年60岁,老家在临汾。两位老人年龄相仿,又有相同的经历,所以平时很聊得来。经常一起买菜。“女儿女婿工作忙没时间看孩子,他们又不放心把孩子放回老家,所以我只能住在这里帮他们带娃。”武雪芹说。

    跟她们一样,今年57岁的常凤香成为“老漂”也是为了看娃,记者采访时,她正带着婴儿在小区里晒太阳。不过她看的是别人家的孙子。没错,常凤香是一名保姆,来自洪洞县,有一儿一女。女儿已经结婚了,但儿子还没有结婚。为了帮儿子攒钱买房,常凤香和几个老姐妹已经来太原打工两年了。“现在就想儿子赶紧结婚,生个孙子我就不打工了,回去给他看娃!

    而租住在省城许西社区的秦月风和其他“老漂族”不一样,她是专门来给上大学的儿子做饭的。秦月风来自静乐县,有一儿一女。38岁才生下儿子,所以她对儿子百般宠爱。“儿子上高中时就住校,每天不好好吃饭,落下了胃病。如今上大学离家更远,我更不放心了,所以专门来为他做饭,一定从饮食上把儿子调理得健健康康。”从儿子上大一起,秦月风就做起了“专职保姆”,现在儿子已经上大三了。平时儿子上学去,家里只留下她孤零零一个人,但看着儿子日渐渐好起来的胃病,她倒也欣慰。

    今年76岁的孙桂华是被儿子“”接到太原的,原因很简单,孙桂华的老伴儿前年去世了,儿子不放心她一个人在老家住。孙桂华的身体还不错,说是来养老,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为了让儿子放心,顺便收拾收拾家,给家人做做饭。

    在记者走访的30位“老漂”中,20位是从老家来太原为子女带孩子的,7位是来养老的,3位是来打工的。从年龄段来看,3位打工者年龄分别为57岁、58岁、61岁。看孩子的年龄在55-70岁之间,70岁的“老漂”以养老为主,但也会顺便照顾孙子外孙。在这些“老漂”中,有18名是女性,她们有的和老伴一起,有的则把老伴留在老家,自己在太原生活。

     苦闷!没有唠嗑的人,过得像哑巴

    今年55岁的黄映红最近很开心,因为自己老家的邻居要来太原儿子家小住几天。这几天,她把孙子送到学校后,就来到邻居住处,向邻居吐了好几天苦水。“每天人家一家三口走了以后,我就成‘哑巴’了,除了买菜、接送孙子几乎不出门,左邻右舍都不认识,基本没人可以和自己唠嗑。只能买菜的时候跟卖菜的多聊几句,把每种菜的价格都问一遍,就算不买也得问一遍。

    回想起自己刚刚退休的日子,黄映红说,那才叫舒心。每天上午买买菜,跟邻居聊聊天。到了下午,就约上好几个姐妹去公园锻炼、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县城虽小,但是出门大多步行就能到,每天生活别提有多惬意了。“虽说这里条件好,城市漂亮,道路宽敞,房子舒适,可是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开心的。”黄映红表示,自己一个人从来不出远门,出去吃饭、逛公园都有儿子、儿媳陪着,害怕自己一个人出去会走丢。

    来自运城稷山县农村的赵素生以前很少出门,也不会说普通话。去年,她从老家来太原儿子家,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孙女。说到照顾孩子,赵素生没问题。但是由于语言不通,性格内向,她很少出门。再加上儿子工作忙,即便回到家也很少跟她说话,让她感到很孤独。“儿子一回家就盯着电脑和手机,我也不敢去打扰他。现在我就希望自己能少给他添点麻烦,把孩子照顾好,让他省点心。

     牵挂!为了子女,不得不和老伴“分居

    早在2009年,儿媳生下孙女后,张春香就从老家平顺县来到太原,这一住就是8年。8年的时间,张春香对城市生活渐渐地习惯了,也认识了不少像她这样的外地老年人。在自己的照顾下,看着孙女一天天长高,学会走路、说话,她觉得很快乐。但遗憾的是,她现在和老伴分居两地。老伴在老家的景区上班,只有每年冬天景区关闭后才来太原,老两口才能团聚。“自从结婚后,我们老两口一起过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么长时间,想不到老了还要分居两地。”张春香无奈地说,“儿子儿媳都很好,怕我想家,休息的时候,他们经常跟我聊天。平时也没啥好愁的,就是老伴一个人在老家,我心里老挂念着,担心他年纪大了,万一身体有啥不舒服也没人照应。“儿子儿媳工作忙,早上他们可以送孙女上学,但是下午却没时间接,我退休了没事干,应该替他们分忧。”就这样,为了孩子们的工作、家庭,张春香夫妻俩宁愿彼此分离。孙女的健康成长,成为他们全家的生活重心。

    王玉芳跟张春香有着相同的经历。最初来太原照顾外孙,是她和老伴一起来的。但是没住多久,老伴对城市生活实在不习惯,出门谁都不认识,也没地方可去,没几个月就打道回府了,留王玉芳独自在这里住。大半辈子从没分开过的夫妻,只好分居两地。“他爱喝酒,我特别不放心,可是也没办法,只好经常打电话,一天至少也得两三回。

     委屈!观念不同经常被“

    在随机采访的20位看娃的老年人中,有5位老人除了感觉孤独、不适之外,还有些委屈。张爱梅就是其中之一。

    “就说前几天吧,我中午做的是西红柿鸡蛋面。女儿问我有没有往饭里放辣椒,我想,外孙女才2岁,我怎么可能放辣椒。当时就觉得挺不高兴。”张爱梅说,“后来,女儿就喂着外孙女吃饭,吃完以后她自己才吃。谁知,她刚吃了一口脸色就变了,转过头就冲我嚷嚷,说饭里有辣椒。我一吃,果然有辣味。原来,是买的西红柿酱里有辣椒。女儿脸色很不好,一直叨叨。后来,还是女婿从中间说了几句话,女儿才给我道歉。

    由于教育观念有分歧,不少老人感觉自己做得多错得多,反而不落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在儿媳眼里,我做什么都是错。”来自平定县的吴桂英向记者诉苦说,孙子生病了,她特别着急,就自作主张给孩子吃药,单单这一点,媳妇就说了她好几次。除了这一点,儿媳还经常说她给孙子穿得太厚等等。“其实我知道儿媳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孩子更好,但是她说话的方式让我有些受不了。

    由于种种不适,很多“老漂族”都表示很想家,希望能够早一点卸下担子。可是,现实情况却不允许。“也就是嘴上说说,真要撂挑子,自己也不忍心。就像赵本山小品里面说的,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跟老婆一起“”来带孙子的石林说出了很多“老漂族”的心声。(李倩芸马俊明采写 史海卿策划)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