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焦虑情绪成为理性出行的拦路虎
每逢气温骤降,大雪纷飞之时,回家,过年,这两个简单的词语便被人时时挂念在心上。提到春运,自然避不开铁路。而今年“年”的感觉似乎比往年来的要早。这大概源于铁总宣布从12月1日起火车票预售期将逐步延长至60天。
作为每年春运的主力军,铁路部门从来都是民众的关注热点。与铁路、春运沾边的新闻,立马会产生放大镜、传声筒一般的效应,顷刻间就传遍大街小巷,成为街头巷尾人人挂在嘴边,时时议论的话题。
其实当天与铁路部门有关的新闻不仅有“从12月1日起火车票预售期将逐步延长至60天”,还有“从12月10日起全国铁路再度调图,28省市区开行动车”。但民众的关注点只集中在出行计划与往年略有不同,却忽略了铁路部门为了提升旅客出行舒适度不断做出的改进。
春运一票难求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情绪,但也无需过度担忧,过度紧张。铁路部门此次延长售票期,出发点就是为了满足旅客需求,通过逐步设置较宽裕的客票预售期,方便旅客提前安排出行计划。同时,铁路部门也可及早掌握客流情况,有更宽裕的时间调配运力、加开列车。
延长售票期,提前调配运力,这是国际、国内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通行做法和发展趋势。比如美国Amtrak公司,最多可提前11个月预订车票,德国DB公司的预售期为92天。国内目前各大航空公司,基本提前一年就可以预定机票。早筹划,早下手,才能买到称心、划算的机票。
在上网便捷化的今天,但凡出门,提前都要有合理的出行规划,更何况,春节是哪天,查查日历立马就知。上百度搜索,马上就得知法定假期是哪几天,想要确定出行日期,确实不是难事。
铁路部门初衷如此,但有人却不买账,认为铁路部门预售期过长,旅客行程变更的几率大,退票费过高等等。粗看言之有理,细细分析却发现种种理由,只是为了多囤几张车票,好让自己出行天马行空,自由自在。却不想铁路部门早人一步,规定除正常执行阶梯退票办法外,在春运期间,包括改签后的车票,无论退票时间早晚,退票费统一为票价的20%。购买飞机票有着更长的预售期和更高的退票费,却鲜见抱怨。这怕是双重标准在从中作梗。
生活节奏飞快的今天,别让焦虑情绪成为理性出行的拦路虎。笔者认为应多些理性,少些冲动,无论回家还是旅行,走在路上,带着平常心,理性出行,才能收获更难忘更值得留恋的旅程。(王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