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市:我市民办教育发展态势强劲
民办教育在优化教育结构、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端化教育需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市民办教育事业是什么状况,如何管理,取得了哪些成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 十二五 ”期间,我市民办教育规范有序、趋稳向好。民办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比“十一五”有所增加,民办普通高中教育从无到有。具体来说,我市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民办教育事业规范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一是突出规范办学,针对非法民办机构众多、安全设施无保障、教学秩序不规范、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按照规范、扶持、引导、整顿并重的原则,开展了规范整顿清理无证民办教育机构专项行动,成立了由教育、住建、公安、消防、卫生、市场监管等八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出台了《潞城市民办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办园办学基本条件》,对全市42家无证民办培训机构和40所无证民办幼儿园进行了现场督查,对整改结束并经公安、消防等八部门验收符合办学条件者,按程序颁发办学许可证。截止目前,方雅、乐效等20所民办培训学校,快乐益智、大风车等18所民办幼儿园取得了办学许可证,彻底扭转了非法民办机构无序竞争的局面,实现了审批通过一批、取缔关停一批的目标。二是突出规模发展,通过政策扶持、业务引导的方式,壮大已有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提升办学层次,倡导集团化办学。2013年,原双语艺术学校获批四轨制普通高中办学资格,更名为昌盛中学,形成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的十二年一贯制办学格局,引进全美式课堂,开展国际教育试点;2014年,潞城二中获批两轨制普通高中办学资格,成为民办完全中学。这两所学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中,以质量求生存,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品牌效应,填补了民办高中教育的空白,我市民办教育在办学规模和层次上得到持续发展。三是完善长效机制,根据省教育厅权力运行清单,广泛借鉴壶关、郊区等“六权治本”试点县的成果,我市梳理了民办教育管理权力运行清单,对民办学校准入审批、行政处罚、日常管理、年度检查等进行规范,极大地推动了民办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为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民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今后,我市将按照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结构比例,合理确定民办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规模,继续吸引社会资金举办民办学校,适度扩大民办教育资源总量。同时,引导现有民办学校从规模扩张转向追求优质特色的内涵发展,建立逐校跟踪发展机制,倡导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模式,提升民办教育办学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的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