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素质低下事件近期频发 国人素质该如何看待

21.12.2014  13:46

  2014年5月,在柬埔寨吴哥窟,一位欧洲人爬上石门顶,对禁止攀爬的警示标语视若无睹。本报记者 李瑾摄

  新近接连发生的游客素质低下的事件,让一个问题成为大众疑惑——中国人的素质有多低?

  中国人的海外形象如何,在一次次进入公众视野的“事件”中,似乎在不断刷新新低。然而,等等,明明出境旅游时,你也看到了美国人的高嗓门,看到了俄罗斯人站在雕塑上合影,看到了欧洲人攀爬上古庙顶一览众山小,名胜古迹上“xx到此一游”的痕迹也是各国文字云集,为何独独中国人被指责为素质最低?

  真实的中国人形象是怎样的?而素质高低,可能还真不是一两个事件便可盖棺定论的。

   报道里的“中国人

  一项“最不受欢迎游客”的调查显示,美国人是全球最差劲的游客,紧追其后的是中国游客。而某国际组织对全球各国游客进行形象评价,中国游客形象倒数第三。“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这是中国游客的一大特色。

  在新闻里,我们见识了内地游客在卢浮宫水池前泡脚;骑在华尔街铜牛背上照相发微博;在卢克索神庙浮雕刻上“xx到此一游”的字迹;香港街头甚至地铁上把着孩子大小便;欧洲大教堂台阶上对向姑娘裙底的长枪短炮;餐厅自带食物酒水后还理直气壮道“他有种把我赶走啊”;东南亚回国航班上因调整座位而导致互殴……劣迹之多,不一而足。

  然而,当把镜头对准整个景区,你会发现,在卢浮宫泡脚的不止中国人,更多是生性自由的欧洲人;“神庙赐字”的行为确实恶心,但如若进到德国维尔茨堡世遗名胜主教宫,会在壮观的回廊上看到同样壮观的各国语言“到此一游”,唯独没见中文。再去看一段段被疯传的极限运动视频,那些被称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人,总是在雅典帕特农神庙或者埃及金字塔上,躲过了保安的防范,在古建筑上一展身手还引来大众热捧。

  如果用数据说话,那么不同机构不同领域不同渠道的调查,又总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在2013年2月一家美国在线购物网站的“谁是世界上最差劲的游客”调查中,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爱尔兰的参与者将头奖赠予美国人,而在前些年另一次以法国投票者为主的调查中,法国人冒到第一名。最有意思的是,在针对酒店从业者的调查中,酒店非常青睐来自美国的度假者,因为他们出手阔绰,给起小费来尤其大方,不会过多计较房费之外的额外消费;可在另一份行为调查中,却偏偏有超过四成的美国游客承认顺走过酒店的毛巾、浴袍、枕头、遥控器和《圣经》等物品。

  “素质”的概念其实很抽象、广泛,并不是指人品不好,而是某些行为不文明。所以,随地吐痰没素质、插队没素质、抢别人的出租车没素质、扬言炸机跳机没素质。而是不是大声说话,爱不爱给小费,更注重吃住还是更注重购物,这些是不是素质范畴内的事?可能还真是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可轻易成为素质高低的判断标准。

   请关注新华旅游微信公众号

   是否影响国家形象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中国民众出境旅游的人次每年已超过1亿人次。中国旅客一方面被外地视为提振消费的“财神”,但关于中国旅客行为不文明,破坏公物的负面行为也屡次见诸报端,引起国内外议论。迹象显示,中国高层领导人已关注这个问题。

  今年9月,国家领导人出访马尔代夫就提出,“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甚至还具体告诫:“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

  然而,在近来不断曝出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后,受访的学者则对此事是否影响国家形象却持不同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指出,国家旅游局此次介入说明了游客不文明行为关系到国家形象,所以“旅游局是该管管了”。

  张鸣也指出,国人出国旅游表现不文明是发展中国家不时会遇到的问题。至于旅游局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他说:“有人管总比没有管好。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李楯却不认同这个看法,他指出,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不代表国家形象。

  他反问,雾霾问题影响国家形象,但是游客行为和国家形象有什么关系?旅游局介入管理,也不能阻止再有个人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来自埃及艾因夏穆斯大学的年轻助教阿玛尔·萨义德是北京语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曾来往中国多次的他自称是个“中国通”,几年前,他就开始在埃及兼职导游带中国团。

  想起2013年中国国内对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被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口诛笔伐,他却说,“其实中国游客没有一些报道中所写得那么糟糕,埃及的各种神庙古迹上同样也有其他国家语言的刻字,不过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所以,每个国家的人都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外界应该给予足够的成长空间。改变虽然需要一段时间,但总会发生。

  而韩国一本杂志上曾写道:“他们走了,带走了数不清的战利品和刺耳的嘈杂,留下了巨额利润和无数垃圾——他们是中国客。

  很快,这样的指责也有韩国人站出来反对。韩国人自己也承认,在十几年前,韩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开始增加,那时候的韩国人给外国人留下的印象也是吵吵嚷嚷,修养不够。甚至,还曾出现了不少描述“丑陋的韩国人”的书籍。但是,随着韩国社会整体生活水准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韩国政府要求出国游的韩国人在出发前必须接受几个小时的课程,了解目的地国家的文化习惯,课程坚持十几年下来,韩国游客给外国人留下的印象也越来越好。

  事实上,中国游客也正在经历着这个过程。

  北京导游阿宝就告诉笔者,多年前,他带团去德国看到机动车主动为行人停车礼让,感到非常震撼,从那以后,他也会在中国这样做。“我不是少数,你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这样做。”他说:“不少国人在出境游中,也在细心体会别人的文明之处,反思自己的行为。

  从无意识不文明到有意识讲文明,这之间的距离,需要时间去缩短,至少国人在路上。(张禾)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